四川大学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化学学院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四川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我看来,我在政治上的投入最为丰富且收获颇丰。首年我报名参加了政治辅导课程,但过于倚重课堂,导致实战练习不足,仅寄希望于考前背诵“肖四”。吸取了初次尝试的教训,我调整了策略。在第二年,我的政治成绩在进入复试的同学中名列前茅。为了达标并超越,我认识到除了背诵“肖四”,还要提升选择题能力,并深入理解教材。自暑期开始,我就一丝不苟地做起了肖秀荣的1000题,每日一章,边读边练。每完成一部分,我会在专用的纠错本上记录错误,仔细审视错题,深入理解解析,找出知识盲区,强化记忆。这1000题我大约重复做了四至五遍,最后两遍专注于错题,因为熟能生巧。此外,我还充分利用肖秀荣的题目集,后期广泛接触各类模拟试题以增强题感。当然,“肖八”和“肖四”发布后,我也同样严谨对待,大量刷题训练。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英语很烂的那种。不管你四六级怎么样,就算你四级没过也不要灰心,哪怕你六级超过500也不要掉以轻心。我当时使用的参考书有:张剑的黄皮书真题,黄皮书阅读150篇。其实就张剑的黄皮书真题和150篇就够啦,黄皮书珍藏版只有05年之后的题目,建议把那本05之前的真题也做一做,150篇只做基础篇就够啦,提高的有点太难。同时记忆历年真题出现的陌生单词。单词千万别贪多,最终还是看你记牢多少单词。我最开始就是边记单词边做150篇,暑假中150篇做完啦,那时候我还不想做真题,结果还是做了2套熟悉题型。开学九月份我就开始做真题,只做阅读和新题型。阅读的每一个句子我都会试着翻译,不会的我就去问老师,老师还会把整篇文章都给我讲明白。新题型先自己做,再看答案分析,最后还得搞清楚文章的逻辑关系,可以在大脑里回忆几遍。真题第二遍时,我就做阅读翻译。写作我是在11月才开始复习的,特别提醒,千万别用整篇的那种模版,考前我怕作文不会写,我背一篇110多字的模版,所以考研我大作文20+分钟就完事,估计大作文没上十分。尽管考研英语提前半个小时完事,正确率还是不行。但是对于作文不太在行的,总结一个自己的模版是有必要的。在考试的前二十多天,我把真题做了第三遍,这次是都做包括完形,这次阅读A,B看到基本上都知道答案,其实是在回忆前二次做题思路,重点分析前二次都做错的题。经过这三轮,英语比较差的过线应该也没问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的基础,它涵盖了元素周期表、晶体结构、配位化学等内容,分析化学则重在理解各种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无机部分,理解和记忆是关键,要熟练掌握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并能灵活应用到具体问题中。配位化学中的稳定常数、配合物的形成等知识点需深入理解并做大量习题来巩固。在分析化学中,掌握滴定法、光谱分析法等基本原理和计算方式,以及实验操作技巧至关重要。
有机化学主要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包括它们的结构、性质、合成反应等。这部分内容繁多,需构建清晰的反应网络图,特别是对各类官能团的特性有深刻理解。建议凭绘制反应路径,比较不同反应条件下的产物,以加深记忆。做大量的练习题帮助你熟悉反应机制和命名规则。
再者,物理化学则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涉及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领域。热力学三大定律是基础,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非机械记忆公式。动力学部分需理解速率方程和影响因素,量子化学则要求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如微积分和矩阵运算,用于理解电子排布和分子轨道理论。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先广后深”的策略,先全面了解各科基础知识,再逐个击破难点。利用课堂讲义和教材相结合,辅以高质量的复习资料和习题集。定期进行自我检测,找出知识盲点,及时补漏。小组讨论和教师答疑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