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地质工程硕士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书我看的是精讲精练,厚厚的一本,平时当做小说看就好了。接下来就是做题,第一遍做1000题别怕错的多,我记得当时有的章甚至能错50%,挫败感爆棚啊… 错了不怕,认真的看解析,去找书上对应的原话(真的,基本都能在大纲找到原话或者相近的),标记好,把容易混淆的做一个辨析,提炼出来,拿不定的跟蒙的多选标记好(为了第二遍更方便一些),然后第二天在完成新内容之前快速浏览一遍错题,在第二遍刷书做1000题的时候正确率有95%了有木有!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是个关键时期,规划日程至关重要。假期间如果不合理安排,假期结束时可能会感到压力山大,仿佛时间不够用,心情也会变得焦虑。因此,暑假务必充分利用,对于在基础班表现出色的同学来说,这是个极大的优势!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后,可以开始第一轮全面复习高等数学,我个人选择的是李正元的全书(封面为粉红色,非李永乐的红色版本)。我认为李范全书优于李王全书,它的题目丰富且具有挑战性,难度贴近考研标准。后来我接触了《高数十八讲》,深感其内容精良,可惜我当时的时间已所剩无几,只能专注于这本书。许多人认为深入研读一本教材多次比广泛涉猎多本书更有益,我对此深表赞同。每次重读都会带来新的理解和进步,正如古人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无论是数学还是专业课程,这个道理都适用。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从4月初处于背单词状态,不会的词可以专门放在一个小本上利用零散时间背背,也有同学用手机APP,看大家更习惯哪个吧,坚持就好。背单词期间在用张剑黄皮书做真题的阅读部分,开始的时候一天一篇,慢慢地往上加,做完关键是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选,重要的不是题,而是思路。到暑假回家去图书馆觉得带着书太沉,就找了电子版把历年真题打印按年份装订,这个时候就是每天把一年的阅读集中一起做。9月开学后就将近些年的阅读全文写出来翻译核对过。我是一个礼拜左右集中看一波。新题型部分原以为很简单,做了几年的真题发现还是有点难度的,当然16和17年考的确实比较水。考前专门找了题练。作文部分没有太多发言权,因为直到考前在酒店里才正式地把大小作文各写了一篇练手就直接上考场了,前期只是跟着老师学过一些写作技巧,重点看过一些句型和热点话题。完形我认为没必要刻意练,分值低,而且当你阅读能力提高之后做完形自然不困难。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地质概念至关重要。石油地质学的基础在于理解地质时间尺度、地壳构造运动以及岩石类型和形成过程。对沉积岩的分类和特性,如砂岩、泥岩、碳酸盐岩等,需有清晰的认识,因它们直接关系到石油的储存环境。
深入研究石油的生成和演化过程。石油是在特定的生油岩中,经过生物降解、热成熟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形成的。这部分内容要求理解有机质的来源、类型及转化机制,以及如何凭镜质体反射率、TOC、S2/S1等参数判断生油窗。
再者,石油的储集和运移也是关键点。这涉及到孔隙度、渗透性、盖层的概念,以及构造作用对储油层的影响。了解流体动力学原理,如压力传递、渗流规律,有助于理解石油的运移路径和聚集模式。
学习方法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佳策略。除了课本知识,参与实地考察或案例分析能加深理解。例如,凭分析不同地区的油田实例,直观理解地质构造与石油分布的关系。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考试尤其重要。
我还推荐使用地质软件进行辅助学习,比如SeisWorks、Petrel等,这些工具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模拟地质现象。参加学术研讨会和讲座,跟踪最新的科研进展,也能拓宽视野,提升专业知识。
团队合作和讨论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从不同的角度得到启示,也能增强自有的表达和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