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机械工程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暑假开始,每天把专业课看完以后,晚上十点开始看政治,到11.30,哈哈虽然有时候也困得不行。对了,还没说看的啥书,当然是肖大的精讲精练啦!还有一千题,我是看一章,做一章题,把答案写到纸上,不在书上就痕迹,把错题标出来,以便后期重点再看。马原是最不好理解的,所以我先看的,我暑假期间好像只把马原看完了,而且也似懂非懂。选择题的准备使用肖的1000题足够,我第二次直接看的大纲,看完一章做1000题。只要题目中出现的知识点,不论错还是对,都在书中标注以备明确重点。同时在习题册中改正错误项,如此第二遍时无需翻解析册,省去不少麻烦。
考研数学方面:
我使用的是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以及1000题集。由于学习时投入颇深,18讲和另一本9讲的内容我都只过了一遍,线性代数部分则仔细复习了两遍。1000题中的高数部分我也全部完成。张宇的书籍在操作时确实有一定挑战性,感觉难度颇大,特别是在攻克高数C组题目时,甚至有一段时间让我对数学产生畏缩感。但我没有放弃,反而坚持不懈,逐渐发现自己的解题速度和技能显著提高。因此,遇到困难不应轻易退缩,有时候困难正是自我突破的契机。此外,从11月中旬起,我开始做历年真题,涵盖了近9年的试题,觉得它们并非特别艰难,于是就没有再去做更早年的题目。我还尝试了张宇的8套模拟卷和合工大的试卷,越是难度高的卷子,做完后我发现自己的能力提升越明显。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你要有恒心。单词是第一关,没有一定的词汇量,你什么都是白搭。我的背诵方法如下:翻一遍单词书,把不认识的单词勾出来,然后反复记忆这些不认识的单词,逐步剔除能记住的,最后把无论如何都记不住的单词裸抄出来(不带中文),每天直观识别它的意思。单词需要每天背,没有捷径可以走,但是一天最多花一小时,早晨起床半小时、晚上睡前半小时即可。有了词汇量,那么你做阅读就是思维问题了,训练时必要的,可以与背单词同步。我用的黄皮书的,感觉还是与真题较为贴近,虽然有些题目也很纠结,一天一到两篇,一个礼拜一次综合4篇。不在多在于精,做完之后要对照翻译,比较自己理解与文章的偏差。完型与翻译的建议与阅读同步,反正以练为主。至于作文,建议准备好几个话题,比如例子,20多个就ok了,多了也记不了,然后还要准备一篇模板,建议综合几个模板自己写一个,已防备不时之需。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多个方面。理论力学主要涉及力系平衡、动力学问题,需理解并熟练运用牛顿定律、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等。材料力学则更注重对物体变形和强度的理解,比如应力应变关系、梁的弯曲、扭转等问题。机械设计基础则涉及到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和选,如齿轮、轴承等。
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我认为理解和实践是并重的。对理论力学,多做题,尤其是动态问题,凭实际计算来深化理解。对材料力学,除了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还要凭实验或模型去直观感受材料的性质。至于机械设计基础,除了课本知识,还需查阅相关手册,了解实际应用中的考虑因素。
构建思维导图是非常有效的复习工具。它帮助将复杂的知识点系统化,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方便记忆和回顾。每个大主题下都细分出子主题,再将相关的公式、例子或重要概念链接起来。
历年真题的演练也至关重要。这不仅检验学习效果,更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到自有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我建议至少留几套最近的试题作为模拟测试,按照真实的考试时间来做,以此提高考试适应性。
切记要保持好的心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耐力和毅力。面对难题,不要过于焦虑,是冷静分析,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适当的休息和运动也能帮助你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