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国海大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提前太久准备政治是没有效率的,因为知识的记忆容易消退。我是将近十月才开始着手准备的。我会专注于选择题,用蒋中挺的《800题》和肖秀荣的《1000题》来训练。我倾向于规划学习进度,确保每天都按计划完成任务。在十一月之前,主要精力放在选择题上,务必弄懂所有不熟悉的领域。我几乎做了两遍选择题,关键是要深入阅读!彻底理解错误的题目,将解析直接写在原题旁边。历年真题主要是为了理解题型,但题目不会重复,所以做一次就够了。大约进入十一月,我开始关注大题,特别是从真题中挑选出来的大题,仔细研究怎样回答才能切中要害,取得高分。接着,我开始做蒋、肖的模拟题,肖秀荣的《四套卷》和《八套卷》是必备的,同时结合最新时事去背诵大题。今年,肖老师在大题上的预测相当准确。不过,大题无需过于焦虑,留到最后一个月集中背诵就可以了(我自己当时因为时间紧张,只剩十几天下手)。政治的关键在于选择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这会直接影响你的分数,与他人拉开差距,所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理解先行,然后才是记忆!另外,北京地区的公共课评分标准较严,政治成绩关乎能否进入理想的学府。因此,绝对不能轻视政治复习。我的复习材料包括讲义、命题人的1000题,到了十二月,做四套卷的时候,我会用分析题来锻炼,不需要一字一句抄写答案,列个大纲,标出知识点即可。就这样,我进入了考场。不过,坦白说,我觉得自己的准备并不充分,心里没底,最近五年的选择题真题都没做。所以,你们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我这种状况,多做一些选择题真题是非常有益的。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理工科出身,可能从小数学思维还可以,在所有功课中算是学的可以的,但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感觉高等数学学的糊里糊涂,我数学复习的周期和强度一直很大,因为数学分值很大,而且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分数差距会很大,所以一定要重视,我3月份开始复习,由于实在基础太差,就先学同济大学的教材(两本绿色的),学完一章后,做课后习题,做完对答案(网上有),坚持就好,做完后基本到了五月份,就开始做全书,如果有些还是看不懂,再翻同济的教材,这样比较快。到了九月中旬,就可以做真题了,刚开始做真题时,可以按照内容做,做完一遍后,可以再开始一遍真题,这一遍就很快了,过完后,再开始整套整套地按年份做真题。这时候要有一个真题的错题本,把错题都整理上去,分析错误的原因,是概念问题还是计算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因为这些问题完全会出现在考场上。到11月中旬就可以做模拟了,这时候张宇和李永乐的模拟会陆续出来,但是切记,做模拟题一定是在你把真题做烂,做透,至少三遍,甚至五遍以上,才能开始做模拟题。等到12月份要回归真题,重新回答真题的感觉中,毕竟模拟题和真题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冲刺就是开始真题了,我买的张宇30年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的复习开始得最早,也执行得最好。大三下开始,按艾宾浩斯记忆法开始每天记1个list,重复前边的list,一个学期基本记住了基本词汇。最后超纲部分看了一遍,没记住放弃了。很多顽固单词我用了有道词典,玩手机的时候先看一看,辅助记忆。假期正式开始做张剑150篇,由于假期短,断断续续得看了几篇,每篇错三个或者更多,没太在意。期间还买了考试虫长难句,一点没看,惭愧。直到大四开学,虽然课很多,还坚持过单词书,张剑150篇总共做了二十多篇,停下来,马上转做真题(07年以后的)。在复习的过程中,真题大概做了两三遍的样子,每篇每句都读懂了,真题明显感觉比150篇要正规,做起来顺手得多,此时单词已经过了5遍左右了,百分之八九十都记住了。考前只完整做了几套题,背背黄皮书后的作文模版,一些常用的句子什么的。有人说阅读不能停,单词也要坚持到最后,但是由于时间分配问题,12月阅读至少中断了半个月。说实话,考前并没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充分了,而是感觉差很多,不放心,就这样去试试吧。好在今年英语出的不很难,除了最后一篇阅读部分看不懂,其他感觉还可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基础。它研究的是个体决策者,如消费者、企业等的行为及其对市场的影响。理解供求关系、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市场竞争模式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尤其要深入理解边际分析,这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工具,帮助判断何时停止、何时继续。理解并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寡头等不同市场的特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宏观经济学则是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探讨。它涉及GDP、失业率、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指标和政策。理解宏观经济模型,如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开放经济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能帮助解析经济周期和政策效应。特别要注意的是,宏观经济理论常常需结合现实经济情况进行理解,不能停留在纯理论层面。
再者,国际贸易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融合了经济学原理与国际环境。理解贸易理论,比如比较优势、绝对优势、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新贸易理论等,帮助解释国家间的贸易模式。还要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如关税、配额、自由贸易区等,以及WTO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扎实的阅读和笔记。教材是基础,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都需详细记录。其次是做题,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理论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再次,案例分析是提高理解和应用的好方法,尝试从新闻中找寻经济现象,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凭小组讨论或者论坛交流,激发思考,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