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金融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政经济学院金融学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西南政法大学金融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初起,我启动了政治复习计划,那时大纲解析刚刚发布,正是入手的好时机。每天我投入大约三个小时研读政治,依托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每读完一章便完成相应章节的习题(即肖秀荣1000题),这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十一月,风中劲草问世,几乎每位考生都会选购。阅读风中劲草后,我理解了为何人们倾向它,因为它对解答选择题非常有效。因此,尽管精讲精练内容繁多,但我还是坚持按照自己的进度复习,毕竟已经投入颇多,不忍放弃。1000题我大致重做了三遍,确保掌握了所有知识点。此过程让我确信,后期只需专注于风中劲草就足够了。
最后阶段,我用了十天全力背诵政治,选择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和蒋中挺的五套卷作为冲刺资料,部分内容有所重叠,但这些足以应对大题部分!时政考察的是当年一月至十二月的重要事件,相关书籍通常在十一月出版。时政题目包括两道单选和两道多选,同时,分析题的素材往往与时政紧密相连,尤其是第35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在重大历史时刻可能出现的第36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因此,了解当年的重点时政,并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背诵,这对准备分析题至关重要。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考试堪称历史之最,因此得分普遍偏低。我的策略是首先巩固基础知识,并挑选一些课后习题来练手。接下来,我深入研读了二李合著的全面复习资料,并专门购买了李永乐和王式安的讲义。我认为,牢固的基础知识和高效的解题技巧缺一不可,剩下的就是大量练习。我选择了过去十五年的真题进行演练,同时穿插着660题、400题以及张宇的8套和4套题集。实际上,这些辅导材料已经绰绰有余,关键是理解和熟练度,尤其是要提升计算技能。每道题目都应该先尝试独立解答,然后再核对答案。有人会询问需要重复学习多少次,但我认为次数并不重要,真正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理解了知识点。有些内容一次就能掌握,有些可能需要反复琢磨,这取决于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水平,无法一概而论。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各个题型,阅读是重中之重,没的说。新题型也很容易拿分数(2018的除外),翻译不好拿分,但是尽量写一写。我主要讲一下后期复习。11月:英语的时间开始压缩为每天3.5小时左右,英语阅读依然不能放松,同时小作文在11月中旬左右提上日程,同样也是先研究总结再背,把各种类型的信背2-3篇,上考场就基本能如鱼得水应付自如了。12月:背呗。之前的笔记啊作文英语这东西得细水长流,每天都要看,而且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去年三月初我开始背单词,用的星火那套三本的,背到F后实在背不下去了,这也算是我答背单词的记录了。于是买了本胡敏的阅读200篇,想着在文章中来背单词能记得更劳些,也不会太枯燥。每天做四篇阅读,并把里面的生词全背下来。以后几天背新单词的同时再不断重复背以前背过的单词。这招也还管用,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把这书做完后看真题,感觉单词关基本上是过了。翻译时,我是翻上一段,再对照下书上的译法,看看自己翻的缺陷再哪。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专业基础”这门科目,它涵盖了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货币银行学、投资学等核心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我建议你们从教材入手,仔细研读每一章,尤其是那些被广泛引用的经典书籍,如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或罗斯的《公司理财》。它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金融的核心概念和原理,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
注重案例分析。金融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理论需结合实际来理解和记忆。我经常阅读财经新闻,关注全球金融市场的动态,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分析实际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解,也是提高应试能力的有效方式。
再者,做题和历年真题演练必不可少。无论是选题、判断题还是论述题,都需大量的练习来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我通常会在完成一轮复习后,开始系统地做题,凭错题整理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二次复习。
我还参加了学习小组,定期与同学们讨论交流,互相解答疑问,这种方式激发思考,也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教师的指导也至关重要,他们的讲解往往能帮我理清思路,把握重点。
我要强调的是,考研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毅力和心态的考验。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足够的休息,都是非常重要的。面对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自己,你一定能够克服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