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能源系统与碳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经济管理学院能源系统与碳管理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能源系统与碳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最后阶段的复习侧重于肖秀荣的精简版和四套卷,以及过去两年的政治真题,这些都可以作为模拟测试来操练。即使在选择题上犯错也不必焦虑,关键是要找出错误源头并集中攻克。对于8套卷和4套卷的大题目,务必熟记,因为有可能会遇到原题。即便未碰到原题,也要冷静分析材料,依据记忆中的知识框架,挑选最相关联的知识点,结合材料内容展开回答,确保条理清晰,尽可能全面阐述。
后来,我发现身边的研友开始热衷于《风中劲草》,据说这本书构建知识体系十分出色。然而,个人对此书的编排风格不太适应,加上时间紧迫,我对三大本教材只是粗略涉猎,同时并未觉得它如传闻中那般神奇。这一时期,我主要依赖的是肖秀荣的考点预测和八套卷,顺便也做了上一年的四套预测卷。这样的过程让我感到很有效,就像一个不断填补知识空白的过程。不知为何,我对肖秀荣系列有一种特别的信任感,或许是因为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吧。
考研数学方面:
7月底—9月中上旬(大概哈),把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最好用同济版的)过了一遍,同时把课后习题也做了一遍(做课后题比较费时间,可以选做部分),期间还看完李永乐和李正元的复习全书(我看的比较细,所以进度相对较慢,也只看了一遍。)。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有一定的基础,事实上,我在英语上的准备时间最长……毕竟对我来说,研读专业书籍比做阅读理解更为艰难……从98年到2005年,我完成了两次英语复习,接着从05年到2013年又进行了三次,最近几年的题目则做了四次……这足以显示我对做英语试题的热衷程度……但我并不推荐大家都效仿我这种近乎狂热的方法,毕竟时间是宝贵的,专业课程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然而,我想强调的是,真题确实至关重要,别盲目去做模拟题,因为真题有着其独特的命题逻辑,如果你习惯了模拟题的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真题需要反复练习,如今英语考试的难度增加,多做真题也就显得更有价值了。坦白说,我的专业课分数并不算高……我还是想感叹一下,勤奋终究会得到回报,这是不变的真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运筹学主要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网络流等几个大块。线性规划是最基础的部分,理解并掌握图解法和单纯形法是关键。需深入理解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含义,学会构建合适的模型来优化问题。整数规划是在线性规划基础上引入了整数变量,使得决策更具现实意义。这里,理解和运用割平面法、分支定界法很重要。再者,动态规划则涉及到多阶段决策过程,它的核心思想是“最优子结构”和“无后效性”,掌握这两点有助于理解和解决这类问题。
至于网络流问题,如最大流最小割定理,要熟练应用Ford-Fulkerson算法和Edmonds-Karp算法。运输问题和分配问题是运筹学中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会用表上作业法和匈牙利算法求解它们,能帮助在案例分析中游刃有余。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除了课本知识,我经常凭做习题和模拟题来加深理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一起研究复杂的案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编程也是提升运筹学技能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使用Python的Pulp库,还是MATLAB的优化工具箱,都能帮助将模型转化为可执行的代码,从直观地看到结果。
在运筹学的学习中,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要忽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只有扎实的基础,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高级概念。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这对理解和解决能源系统与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