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软件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复习政治前要先看看往年的真题(我是后来才看的,现在想来还是复习前看比较好),然后就是看大纲和任汝芬的序列一,边看边做序列二。后来觉得看序列一不是很好,就只看大纲了。我认为没必要看序列一,但序列二的题要做,主要是做里面的选择题,分析题我都没怎么看,做选择题是为了知道哪些可以作为考点,这样再看大纲的时候更有主次。大纲我反反复复一直在看,看了几遍我也不记得了,就是每次觉得哪里不清楚就翻开看看。
考研数学方面:
每个人的数学学习体验各异,我本人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偏偏我最大的问题就是粗心大意,总是犯计算错误,这在真实的考试环境中无疑是个重大短板。因此,即便我对每道题目都有一些想法,最终却因为计算失误而频繁失分。所以,在确保基础知识牢固的基础上,提升计算准确性至关重要。我购买并完成了大量数学辅导书籍,每个学习阶段都少不了购买参考资料。我个人非常支持通过海量做题来提升数学技能,当然,做完题后反思和总结同样重要。此外,数学学习需要与总结相结合,这一点仅凭独立解题往往难以领悟。总的来说,数学学习无非两个关键点,一是根基,二是实践。巩固基础知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最后会形成定时定量渴望解题的习惯;至于实践,光是理解如何解题是不够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亲自动手、反复操练,这样才能在考场中减少错误。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期间,我专注于真题训练,初期仅集中于阅读理解,一次解决四篇文章,限定在一个半小时内并对照答案检查。对于新题型、作文、翻译和完形填空,我计划按照时间表,在九月底以前加强练习。王江涛的作文书是我推荐的选择,至于新题型和完形填空,通过自我实践加上老师的指导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主要的重点仍是2007年至2019年的英语阅读理解真题,方法依旧,但这一阶段需更加细致,控制好答题时间,避免耗时过长,尽力扫除词汇障碍。每篇真题都应认真对待,遇到生词要深入记忆,如果可能,尝试翻译全文,并且重复做题以加深理解。单词是英语学习的根本,因此需要定期复习。特别要熟记的是那些历年真题中频繁出现的词汇,最好是边做真题边建立自己的单词本,按出现频率进行分类管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编程的灵魂,理解和熟练运用各种数据结构如链表、树、图、堆、队列和栈等至关重要。我建议凭编写代码来加深理解,例如实现排序算法或搜索算法,这不仅帮助你掌握基础知识,也能提高编程能力。要了解并能分析不同数据结构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这对优化程序性能极其重要。
计算机网络需理解TCP/IP五层模型,尤其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工作机制。各种协议,如HTTP、FTP、TCP、UDP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特点。对网络问题的解决,理解OSI七层模型也会有帮助。
再者,操作系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上。理解进程间的通信方式,如管道、信号量、消息队列等;掌握虚拟内存的概念,以及页替换算法;熟悉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访问模式,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到硬件层面的知识,包括CPU架构、指令集、存储层次结构和输入输出系统等。这部分需理解计算的基本过程,比如指令执行流程,以及如何进行算术逻辑运算。对存储器层次的理解,特别是缓存的工作原理,也是常考点。
我在学习过程中,坚持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这对知识的梳理和回顾非常有帮助。历年真题的训练不容忽视,它们你了解出题趋势,找出自有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复习。我还会定期参加在线讨论组,与其他考生交流,共享学习资源,解答疑惑,这种互动式学习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