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音乐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北京师范大学音乐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考的分数实在不算高,有许多同学包括我的朋友政治分数都可以拿到70+,所以大家要坚持下去。9月好像出政治大纲,买着肖秀荣的参考书看着就行 认真看哦一定!笔记做好。1000题,巩固知识、查漏补缺。第二遍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错题。第三遍精讲精练依据个人时间情况,如果时间不够的话两遍就可以。11月好像就有肖四肖八以及各种政治模拟试题 ,每天按时练习,错过的题就不要再错了 。肖的浓缩必背或是狂风劲草的必背都OK,配合练习题、错题,这些都能真正做到记到心里了,政治应该不会拖后腿的。
考研英语方面:
一开始就制定了严格的复习计划,不论多忙碌,每日必修三小时英语。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让我深感,一旦有一天中断,就会感到些许陌生。从四月起,我全力以赴地研究历年真题,精读每一篇文章,并每隔两天背诵一篇阅读。四个月里,尽可能多地背诵阅读,同时每天坚持两篇阅读训练。购买了胡敏的阅读书籍,但发现内容过于简单,与真题相比相去甚远,于是只完成了一半。我对词汇书并无兴趣,因此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有注释的词汇时才记忆,对于真题中不认识的词汇,我会亲自查阅并结合句子来记忆。经过两个月的两轮真题训练后,我转向专项练习,挑选了一本完形填空题目,五天内完成了20篇并进行了深度阅读。起初错误颇多,但随着练习深入,逐渐找到了做题的感觉。使用的翻译教材首先介绍了翻译技巧和关键知识点,配有十多篇高难度练习,我觉得这些比真题更复杂,句子和文章的理解颇具挑战,许多时候根本无法理解该如何翻译,每次完成都仿佛经历了一场星际之旅。花了两周时间研读这本书,结合解析,我获益良多。翻译专项结束后,我选择了针对长难句的书籍,由于时间限制,我专注于其中100多句话进行精读和深入分析,两遍下来,我对句子结构和翻译技巧有了更深的理解。由于每日持续做胡敏的阅读题,午餐时间我会边用餐边浏览星火的阅读材料作为休闲。到了十月份,专项练习告一段落后,我将每日的英语学习时间减至一个半小时,再次回顾真题,每天阅读一两篇文章,温习标记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特别关注真题答案背后的思维模式,保持每天一篇新阅读的训练,同时也重温之前阅读中遇到的词汇。大约到十一月底,我开始专注小作文的训练,教师归纳了所有可能的题材,已考过的小作文我熟记于心,未出现过的则参照作文书熟悉格式,确保考试时能应对自如。十二月的前两周,我迅速回顾了一遍之前的完形填空和翻译,很多内容已经遗忘,如果不复习岂不是白费功夫?月底的最后两周,我将重心放在过去三年的真题复习上。
考研专业课方面:
首先,艺术原理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它涵盖了艺术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等内容。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而不仅仅是记忆。我建议你多读原著,比如康定斯基的《艺术与形式》,这样可以深入理解艺术的本质。同时,关注当下艺术动态,通过分析实例来理解和运用艺术理论。做笔记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将复杂的理论体系简化成自己的语言,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其次,和声与曲式的学习则需要大量的实践和分析。和声是音乐的灵魂,理解各种调性和声结构是基础。我建议从基础和弦开始,逐步掌握调内和声、转调和声等。同时,结合实际乐曲进行听辨训练,提升你的耳朵对和声的敏感度。曲式的学习则更注重结构分析,如古典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我会推荐你分析经典作品,比如贝多芬的交响曲或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从中领悟曲式的构建逻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制作思维导图对于整理知识点十分有帮助,特别是对复杂曲式结构的理解。另外,定期自我测试也很重要,模拟考试环境,限时完成和声分析或艺术原理论述题,能有效提高应试能力。最后,这两门课都需要长期积累,不要急于求成。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持续不断地深化理解,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音乐是一门需要热情和耐心的艺术,希望你在追求学术的同时,也能享受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