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研怎样查询学校和专业(考研分数已出,如何查看排名)

1、专业领域选择
(1)可以选择“相同专业”。例如:本科生所学专业是“金融学”,这个专业归属于“应用经济学”这一大类别,该大类别中包含“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十个相关专业。因此,这十个专业都可以被视为考生考研时的“相同专业”。
(2)可以选择“相关专业”。比如:本科生的专业是“金融学”,它归于“应用经济学”的大类,与其并列的大类还有“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下设六个细分专业,分别是“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这些专业都可视为考生考研时的“相关专业”。
(3)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不属于本科生所学专业的学科范畴之外的所有学术型硕士及专业硕士,均称为“不同专业”。
2、心仪专业决定: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明确想要攻读的专业方向,判断是否有意转至非本专业领域。
3、理想地点选定
(1)职业定位:设想未来的就业地在哪里,就在那个城市继续深造。这是选择读研城市的首要标准。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高校众多,同样,各个教育阶段的毕业生数量庞大,职场竞争尤为激烈。
(2)安居计划:设想将来会在哪里置业定居,就在那里开始学业。这是选择读研地点时必须考量的实际因素。
(3)财务承受能力:总体来看,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求学意味着更大的经济负担,所以对于家庭财政状况要求较高。举例来说,相较于武汉、成都等地,北京或上海的学费、生活成本及其他费用要高得多。
(4)一区与二区的区分:依据地理位置的不同,教育部将各个省市划分为两个区域,即一区和二区,相应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也有区分。通常情况下,国家规定的二区的总分数线要比一区低十分左右,各科目分数线也同样较低。
4、院校挑选
最重要的在于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的学校,而非仅关注其声望或排名。同时也要考虑到实际的录取几率。如果你的基础扎实且有足够的时间备考,那么建议你报考重点大学;相反的情况下,则应选择普通院校。此外,还需要考虑报考的便利性。通常来说,本地报考更有利于学习。
5、个人实力评估:在择校时需实事求是,确保有足够的机会被录取。尽管一些顶级某考研品牌非常吸引人,但如果几乎不可能被录取,这样的选择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现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只会公布考生的成绩,而不提供具体名次。尽管有一条全国统一的最低分数线,但过了这条线的学生是否最终能被录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面试的表现,而不是名次。
若是要查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可以访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其硕士生板块有一个专门用于查询成绩的功能,点击后即可查看。博士生考试的成绩则需直接联系考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