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山大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从十一月起,我会考虑购买完整教材,关于政治复习,官方机构会整理当年的重点知识点,形成一本名为“红宝书”的指南(此书由教育部门发布,内容全面,但未标注重点)。任汝芬的序列一是基于红宝书稍作改编,只用蓝色突出关键点,其他部分保持原样;肖秀荣系列亦如此。我个人推荐任汝芬的版本,因其布局清晰。看完书后,可以尝试做一些模拟试题,可以选择任汝芬的序列二或是肖秀荣的一千题,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因为任汝芬的答案缺乏详细解释。
在自习室,一些考研伙伴开始诵读《风中劲草》,据说这本书在业界口碑极佳,其知识框架划分得十分清晰。不过,我可能不太适应它的编写风格,所以我对那三本教材只是略作浏览,并未深入。此外,我觉得它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到了考试前的最后一月,我会购买肖秀荣的时事政治书籍,同时在最后阶段冲刺背诵肖秀荣的考点精华,以应对最后的押题环节。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中,选择题部分做得不错。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尤其重要,特别是简答题部分,今年似乎命中了两道题目。想要取得高分,务必熟记这类冲刺备考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教材看了2遍,结合着大纲范围看,课后的练习多做基础题型。看完课本之后开始做高分速成,大概做了3.4遍吧,这本书很薄,相比核心笔记也简单许多,大部分是基础题型,刷起来很快。核心笔记刷了2遍,这本书虽然有些题也是有难度,但总体来说知识点和题型总结的非常好,多刷几遍对于提高数学绝对很有帮助。大概10月份开始做库,真题不多,尽量留着整套的掐时间做。个人建议数学准备两个笔记本,一个用来整理知识点和常考题型,另一个用来记错题。说来还惭愧,我的错题没有坚持下去,知识点倒整理的比较完整,后面直接当教材看了,基本做的题都能从上面找到归纳,也是花了很多精力,欣慰的是这门付出是和收获成正比哒。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学习中,首要任务无疑是积累词汇。然而,面对那些只有单词和释义的书籍,我常常看了一会儿就觉得疲倦;尝试记忆单词、释义再加上例句,内容繁多,往往导致我在第二天几乎全然忘记。与同学交流心得也无法有效克服遗忘问题。实际上,考研所需的词汇量大约只有3000个左右,而大多数大纲和参考书列出的则是五千甚至更多,这无疑加大了记忆的难度。专注于这些核心词汇,它们仅涵盖考研相关的含义,顿时让我感到轻松不少,我的词汇难题就此迎刃而解!
按照导师为我制定的计划,起初每天攻克一个单元的单词;次日,我会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并学习新的单元。经过两三个轮回,我可以逐渐加快进度,比如第一天学习1到3单元,第二天则学2到4单元。备考期间直至考试前一天,都要坚持不懈,并结合做真题,你会清晰地看到自己稳步的进步。
另外,我想提醒大家不必过分专注于翻译部分。依我的经历来看,如果你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升,翻译得分自然也不会差。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理论的基础,它涵盖了系统描述、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多个方面。掌握系统的数学模型至关重要,无论是线性时不变系统还是非线性系统,都需熟练运用微分方程、传递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来描述。对这部分,理解并能灵活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是关键。
系统的稳定性是关注的重点。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根轨迹法、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等工具要深入理解其原理,并凭大量习题进行实践,形成直观的感觉。了解Lyapunov稳定性理论,虽然在初学阶段可能较为抽象,但它是高级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是自动控制原理的核心。PID控制器是最常见的,理解其工作原理,学会调整参数以满足性能要求是基本功。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输出反馈、极点配置等也需有所涉猎,这些内容可能会出现在高难度的题目中。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一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所以要深入阅读教材,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定理。另一方面,多做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尝试自己设计控制系统,模拟计算,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互相讨论问题,共享学习资源,激发思考,共同进步。
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压力。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耐心和毅力,只要你用心去学,一定能够克服难关,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