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理论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清华社会科学学院理论经济学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清华大学理论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方面,初次考研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我对政治科目的准备不足。和其他考生一样,我也曾疯狂地搜集各种备考经验和联系前辈求教。普遍来说,身边的考研前辈们都没有因政治而困扰,他们通常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专业课程和英语上,认为随便记一下政治就能轻松拿到七十分以上。于是,我也轻视了政治的学习,每天草草地翻阅几页就自欺欺人地以为复习过了。然而,在考试当天,当我拿到试卷时,彻底傻眼了。不仅多选题无从下手,就连单选题也让我感到困惑,每一题似乎都认识,却又无法确定正确答案。政治考试结束后,我预感今年的考研将会以失败告终,心情无比沮丧。
针对政治复习,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我开始认真对待,购买了一本选择题背诵手册,每天固定时间记忆重要考点。经过两个月的坚持,我逐渐找到了做政治选择题的感觉,脑海中构建起了各部分的时间轴和事件链,解题能力显著提高。此外,大量刷题同样关键,我完成了肖秀荣的1000题四遍,以及其他教师的类似800题、1200题至少两遍,可以说我是刷题的狂热者。到了考研后期,我把重心转向政治冲刺,购买了几乎所有知名教师的模拟试题,专攻选择题。做完这些题目后,我能大致把握到当年的重点和考点所在。
总结我的经验如下:
1. 梳理“线索”至关重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知识点琐碎,难以零散记忆。你需要找出时间线、事件线、人物线等线索,按部就班地记忆重大历史事件。
2. 反复出现的考点必须牢记于心。别误以为只有大题需要背诵,前期的选择题考点也要熟记,并且要做到滚瓜烂熟,避免答题时犹豫不决。
3. 多做模拟题,培养手感。由于我第一次考研的政治成绩较差,第二次备考时我做了大量习题,结果证明这确实有助于了解题型规律,找准考点。
考研数学方面:
高数用书:汤家凤高数辅导讲义、张宇高数十八讲(基础阶段有难度)。通过近几年的真题,尤其是今年的考题,大家肯定能明显发现,其实考研数学对于同学们解难题的要求并不高,考验的是大家的概念是否清楚,计算能力是否过关。所以我觉得,在复习的时候,大家要着重于理解概念,千万不要死记公式(当然很多公式还是要背的,这里推荐大家有一个小本,将每页折成4扇,1、3扇写公式名称,2、4扇写公式,每次看的时候只看公式名称,自己写出公式,此方法也可用于记单词,效果颇佳),一般大家都是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作为复习资料,我各人认为一本全书就已经很足够了,把上面的每道题都吃透。全书最好过三遍,每一遍都要认真,囫囵吞枣的话会得不偿失。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没有单独背单词,而是直接做真题阅读,看的是张剑的黄皮书。从12月到8月,黄皮书阅读看了4遍,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查字典,手机安装了金山词霸。阅读基本没有不认识的单词了。有的阅读我都能背下来了,顺便也把写作练习了。我也没有单独练习写作,阅读遇到好的句子,就记在笔记本上。感觉写作不是练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结果也是很显著的。后来发现有的长难句读起来还是由困难,就买了本语法书。到开始的时候,没有看完。但是帮助很大。英语我看的书并不多,但是每本书我都很认真,细致的看。看的特别慢。
考研专业课方面:
《西方经济学》主要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如何做决策,企业如何制定生产计划;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涉及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指标。掌握这两部分的基础理论是至关重要的,因它们构成了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石。
在微观经济学中,理解并熟练运用供求模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生产者成本最小化、市场均衡、博弈论等内容是基础。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些理论不仅需,更要能够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当面临政策变化或市场冲击时,能预测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对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货币银行学、财政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模型等是重点。理解国家经济如何运作,以及政府如何凭财政和货币政策影响经济,这些都是考试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变动等开放经济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一些经典案例分析,这帮助你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加深理解和记忆。定期进行习题练习,尤其是历年真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阅读英文原版教材也是非常有益的。它不仅能帮助你了解最前沿的经济学思想,也有助于提高专业英语水平,毕竟经济学是一个国际化的学科,很多重要文献都是英文的。
经济学是一门需思考的科学,理解并解释现象,预测未来,都需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知识点,更要尝试自己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真正掌握这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