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河海力学与材料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河海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其实并无太多窍门。关键在于深入研读教材,务必细致入微。我个人选择了任汝芬的四部系列书籍,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部,第二部则配合第一部看了两遍,部分题目过于教条,几乎照搬教材,适合作为巩固基础知识之用,无需过分纠结。如果想要练习题目,最佳选择仍然是历年真题,尽管近年来考点不再重复,但其命题思路和考查方式极具参考价值。至于第三部,质量欠佳,几乎无太大帮助,建议多重温第一部,深究真题。任汝芬的最后一套四题信息量较大,质量平平,若有富余时间可尝试完成。考前,肖秀荣的四套题非常必要,有可能会押中一些主要论述题,例如12年和13年,均有六分大题被准确预测到。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背诵一些大题的标准答案,即使无法完全预测原题,但在考试中仍能找到应用之处。另外,市面上流传的“20天20题”小书也值得一读。尽管不太可能直接命中原题,但其中的一些通用语句在答题时特别实用。我认为,学习文科需要大量背诵,有些知识点虽然理解,但自行表述往往不如他人概括得精炼。熟记一些语句,答题时不仅能省时省力,还能使答案更为精准。
考研数学方面:
8月10日-9月1日: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复习基础,老师的整个讲解的框架体系蛮成熟的,按照他的指示把笔记全部记录下来,然后自己尝试着背诵,这样下来就可以搭建起数学的整体的脉络,知道要考的知识点和题型。我个人认为这个框架的搭建对于学习数学来说太重要了,他可以帮助你以一种高屋建瓴的视角来面对你所遇见的各种题型,而不至于迷失在茫茫的题海中无法自拔,它就像在你的脑海中植入了一份详尽的探险地图,遇见一个题,你可以将其归入体系中的某个知识点,这样的训练增加之后,对你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也会有很大的提升。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将知识归整而不是碎片化存在于你的大脑中,一个成熟的知识体系都会是如此。9月1日-10月15日:进入考研攻坚期,复习全书是必备的,因为数学是上午考,我也象征性的把复习时间安排在了上午,每天看20页左右,一些原则:1、必须自己拿笔写,切忌眼高手低以为看看就会了;2、切忌还没怎么思考就看答案解析,不会做没事,自己思考的过程尤为关键,在每道题的边上写下自己的思考推算过程以及这道题的关键之处;3、琢磨好久都搞不明白的,可以询问老师。数学其实有点像练书法,一开始可能你的水准只能够临摹大师们的作品,还只能学个皮毛,但重复训练达到一定的层次之后,你会形成自己的笔法(数学思维方式),在之后对于从未涉猎的新帖(新题型)也可以驾轻熟重。10月16日-11月10日:复习全书完了之后,一本虐人无数的660题登场,别以为他全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但他的每一道题都是精心锤炼过得,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绝对会让你获益匪浅,他的题目的设置真的恰到好处,细细的琢磨每一道题的精髓,虽然真题是绝对达不到这样的难度的,关键的是思想方法。我大概刷了20多天,但有些题后来又忘记回过头去考虑了。11月11日-12月20日:从光棍节那天清晨开始,我拿起了真题,花了十天时间每天完成一套卷子,因为很多题其实在你做全书的时候已经遇到过了,所以其实真题对于真实水平的评估还是有很大偏差的,对完答案,订正,错的题的解题思路思考一遍就完事,当时的分数基本保持在120-140之间,也没有太大的失常,第一,历年真题相对于之前的训练还是简单一些的,第二,平时的训练不紧张,三个小时基本上都是轻松愉快的度过的,那时候每天早上起床就盼着可以做数学真题了,就像恋爱一样。
考研英语方面:
我选择的是张剑黄皮书的基础阅读部分,虽然难度略高,但感觉风格与实际考试极为相似。大家都推崇张剑的黄皮书,我也购买了一本。然而,我发现其解析过于详尽,后来转向了何凯文的真题阅读解析,它的使用体验极佳,条理分明(我个人强烈推荐)。对于模拟题,我认为没有必要,我一套都没有做。如果后期缺乏练习材料,我建议重新研读真题,因为熟悉真题总是有益无害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研究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的学科,它涵盖了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三大主题。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基础,比如应力、应变、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对这些概念,不仅要知道它们的定义,还要能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了解并掌握各种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至关重要。例如,拉压、扭转、弯曲、剪切四种基本受力状态,以及相应的强度条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准确地画出弯矩图和剪力图,这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再者,了解材料的失效形式和破坏理论也是材料力学的重点。如屈服准则、断裂力学等,这些理论帮助预测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疲劳破坏的概念也需深入理解,因它在工程应用中极其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实践”是最好的策略。对每一个新的概念或定理,不仅要它的表述,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理解和深化记忆。河海大学的试题通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所以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尝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分析桥梁的受力情况,或者探讨某种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能,这样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团队学习也很有帮助。你和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不同的解题思路,这样不仅能提高自有的表达能力,也能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