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日语语言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浙大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日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浙江大学日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大概是从10月份高等教育出版社《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出来之后才开始复习的。其实大纲解析四十多万字的容量对于我来说应该只能算作是一般,但是内容稍微比较枯燥一点,而且因为文字的表述方式很相似,也比较容易记混。但是只要把第一部分的马原看过之后,毛概和中特就比较容易了,而近代史和思政几乎没有什么理解难度。这本书我当时是配合着《肖秀荣1000题》来看的,基本上是像看课本一样的看完一章就做一章的选择题,感觉效果很不错,因为有题目的考察,所以慢慢的就把握住了看书的重点(虽然会感到几乎全书皆重点)和知识点之间的差别,也就不容易记混。因为我后期几乎没有背过什么(几乎没有捧着本书去外面背半天的经历),所以我觉得看的这一遍书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属于看书比较慢的盆友,但是看过之后记住的东西也稍微多一点,我大言不惭的把这种经历形容为“理解性记忆”并且极力推崇。故而,我觉得这两本参考书的价值非常高,曾有政治大神建议大纲解析需要看第二遍,如果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这一遍过后,我又傻傻的把肖1000里面的解析题带答案全部抄了一遍,当然什么都没有记住。但是后来想想,可能潜移默化之中还是会有作用的吧。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用书:红宝书单词+张剑阅读150篇+英语一历年真题+英语二真题+王江涛高分写作。我3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就开始背单词一直持续到考研,说是背,我得背其实就是看或读,包括其他所有科目都是这样,因为不喜欢那样一遍一遍得背回忆。张剑阅读150我是4月份开始做的,但只做了不到一半,错误很多,每篇5个要错3个,看了答案解析,翻译成中文给我我还是会有选错,有的题完全不敢苟同,觉得毕竟是模拟题可能还是有点问题的,就也没在意,后来索性不做了。然后6月份开始做英语一真题,我是买的30年真题,先做的80年代的简单的不行,随便做做换了90年代,也不难。后来做2000年往后英语真题,建议学弟学妹可以从2000往后做认真做,还是不错的,每天英语花时间两三个小时,其中接近两个小时都是给单词了,不到一小时做题,所以没做多少题,而且从不死磕,也不翻译句子分析语法成分啥的,只是全篇大概翻译,对对答案,看看错误之处,所以这方面没法给你们经验。10月份11月份还在做真题,英语10往后第二遍,12月开始背作文了,作文不要背模版,直接背全文。最后今年英语简单,我客观题只错了2个完形扣了1分,翻译也把都译出来了,关键点都没错,作文写的感觉也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日语语言与文学是我主要的考试科目之一。这个科目的重点在于深度理解和掌握日语的语言结构、词汇、语法以及日本的文化背景和文学历史。对语言部分,我建议每日坚持大量的阅读和听力训练,凭日文原版书籍、新闻、电影等多元化的资料来提升语言能力。对文学部分,需深入研读经典作品,理解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含义,并能独立进行批判性思考。我经常做的是,选一部作品,分析其主题、人物塑造、象征手法等,这对我理解文学深层含义有很大帮助。
日语翻译与写作是一个实践性和技巧性都很强的科目。翻译要求既要准确理解原文,又要用目标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这就需对两种语言有深厚的理解并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我通常会选取各种类型的文本进行翻译练习,包括新闻报道、学术论文、小说等,这样提高我的全面翻译能力。至于写作,我强调的是逻辑清晰和表达精准。我会定期写论文,从短篇小说到长篇评论,不断磨练自有的写作技巧。
备考过程中,我也注重了自我调整和时间管理。每个科目我都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每天都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学习。我也参加了学习小组,与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互相激励,这对我的学习效果大有裨益。
在浙大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尤为重要。除了书本上的学习,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日语演讲比赛、翻译实践活动,这些都大大提升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