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学的研究生哪个学校的好考(考研的报考点是考试地点吗)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03月23日 23:44:28

按照这一排名来选择,大致难度也与此相符:

1. 中国人民大学(尽管有些负面传闻,但一旦进入该校,就意味着踏入了政界的大门!录取比例约为50:1,录取人数为110人)

2. 中国传媒大学(尽管规模不大,但影响力极强,看看央视中有多少杰出校友出自这里?各专业共录取300多人,比例为15:1),原名为北京广播学院。

3. 清华大学(虽然新闻专业并非最强,但凭借学校的名声依然非常抢手。录取比例约为30:1,录取人数为40人)

4. 南京师范大学(推荐报考,不仅美女众多,校园环境优美,就业前景也非常不错)

5. 北京大学(绝对是做学问的理想之地,也是许多考生毕生的梦想。录取人数为40人,其中15人为保送生,比例约为30:1)

6. 浙江大学(有新闻大师邵先生坐镇,其弟子们也都极为出色。录取人数大约30人左右,比例为11:1)

7. 南京大学(被誉为中国最受尊重的某考研品牌之一,能够真正学到知识。录取人数约为30人,过程十分公正,比例为15:1)

8. 华中科技大学(推荐报考,有周济教授领衔,资源丰富,人人有机会获得奖学金。录取人数为110人,比例为10:1)

9. 武汉大学(推荐报考,硕士生成批量产出,实力雄厚。录取人数为190人,大部分报考者水平一般,实际竞争并不激烈,比例为9:1,跨专业考生受欢迎)

10. 厦门大学(推荐报考,广告专业首屈一指,城市宜居,竞争压力小,公费名额多。录取人数为80人,公费比例约为1/3)

11. 暨南大学(推荐报考,在广州媒体圈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并可前往《南方周末》实习。录取人数为70人,比例为8:1)

12. 广西大学(推荐报考,常被低估的新闻强校,实力不逊于武汉大学,只是知名度稍低。录取人数为65人,比例为6:1,只要通过初试就有很大机会)

13. 北京印刷学院(出版行业的重要某考研品牌,相对容易考取,几乎没有淘汰。录取人数为30人,比例为4:1)

14. 华中师范大学(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武汉第三名校。录取人数为16人,公费比例为60%,比例为5:1)

15. 上海大学(在上海仅次于复旦大学,发展潜力巨大,目前位列第五。录取人数为40人,公费比例为1/3,比例为8:1)

16. 中央民族大学(地理位置优越,报考难度较低。录取人数为25人,公费人数为10人,比例为7:1)

17.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新闻传播领域的领军院校,大连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录取人数为50人,公费比例为1/4,比例为8:1)

18. 湖南大学(拥有湖南卫视的支持,进入该台工作的机会颇多。录取人数为45人,公费比例为1/3,比例为7:1)

19. 安徽大学(几位导师在业界有一定声誉,综合实力不错。录取人数为65人,公费比例为50%,比例为6:1)

20. 西南政法大学(在重庆市颇具优势,传媒工作者薪酬较高,就业良好,美女众多。录取人数为35人,公费比例为60%,比例为6:1)

21. 辽宁大学(曾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近几年资金充裕,吸引了不少新闻界优秀人才加盟。录取人数为45人,公费人数为20人,比例为7:1)

22. 上海外国语大学(录取人数为12人,多数导师均为复旦大学教授或其学生,享受复旦待遇。公费比例为1/3,比例为8:1)

23. 重庆大学(录取人数不多,仅16人,但大多数为公费生,每位导师仅指导3至4名学生,能学到真正的本领,但录取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现象,比例为7:1)

24. 武汉理工大学(作为一所211大学,虽然以理工科为主,但在武汉口碑很好。录取人数为10至15人,公费比例为1/3)

25. 南昌大学(江西省唯一的新闻传播院系,受到政府大力支持,省内享有较高地位。录取人数约为50人,公费人数约为20人,比例为7:1)

26.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女生数量最多的大学,在新闻传播领域仅次于湖南大学,具体招生人数未提及)

27. 西北大学(西北地区的学生可以优先考虑,是西安新闻传播领域的领头羊。录取人数约为30人,公费比例为50%,比例为6:1)

28. 山西师范大学(西北地区教师教育顶尖某考研品牌,毕业生遍布各大城市,就业形势非常好。录取人数为20至30人,公费比例为70%,比例为6:1)

29. 兰州大学(许多人对其排名感到意外,主要是因为它地处内陆,影响了就业前景。录取人数约为40人,公费比例为1/3,比例为6:1)

补充遗漏的学校:

第一类:实力超强类

1. 四川大学(西南之王,成都广告业发达,生活舒适,录取人数为90人,公费人数为30人,比例为8:1)

2. 山东大学(尽管知名媒体不多,但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拥有多个美丽海滨城市可供发展。录取人数为23人,公费人数为10人,比例为8:1)

3. 吉林大学(东北最强的文科大学,近年来热度有所下降。录取人数为32人,公费人数为12人,比例为12:1)

4.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之一,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某考研品牌。录取人数为12人,可能会全公费,比例为12:1)

5. 深圳大学(位于深圳,是赚钱的好地方,但由于学费和生活成本高,不太适合家庭条件一般的考生。录取人数为25人,比例为15:1)

第二类:实力较强类

1. 北京师范大学(设有专门针对奥运会的专业,前景广阔。录取人数为25人,其中15人为奥运会方向,比例为9:1)

2. 南开大学(近年来略有下滑,但在天津仍具绝对竞争力。录取人数为12人,比例为7:1,公费比例为50%)

3. 中国农业大学(想要在北京读书却又担心清华、北大、人大及中国传媒大学的竞争太激烈的考生可以考虑。录取人数为10至15人,比例为6:1,全部公费)

4. 湖南师范大学(依托湖南卫视支持,可以在本地或南下广东发展。具体录取人数和公费比例未知)

5.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地区新闻传播人才稀缺,就业前景好。具体录取人数和公费比例未知)

第三类:

1. 同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是否继续招生尚不确定,如果招生则值得关注)

2. 河北大学(河北省唯一一本大学,易于考取,适合跨专业考生。录取人数较多,达60人,公费比例为1/4,比例为6:1)

3. 云南大学(不应因个别事件对该校产生偏见,其实力在西南名列前茅,参考书籍较少,仅为三本。录取人数为30人,比例为6:1,公费人数为12人)

4. 湖北大学(在武汉具有一定竞争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录取人数为20人,具体公费比例未知,比例为6:1)

5. 新疆大学(新疆地区重要的新闻人才培养基地,录取人数为25人,接受调剂,比例为4:1,公费比例为50%)

此外,还有一些较为普通的选择:

天津师范大学(录取人数为10人)、山西大学(录取人数为12人)、黑龙江大学(录取人数为15人)、南京政治学院(录取人数为10人)、江西师范大学(具体人数未知)、电子科技大学(录取人数为15人)

建议尽量避免以下几所学校:

1. 郑州大学(今年出台了歧视性政策,导致许多考生不满,但对某些重点大学的学生有利。录取人数为75人,公费比例为50%)

2. 苏州大学(尽管苏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但苏州大学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歧视二流院校的学生。录取人数不明,公费比例不详)

3. 河南大学(开封的城市环境较差,就业机会有限,录取人数为30人,公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