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四川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如果有充裕的时间,比如从三四月份就开始全力备考,我建议先触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尽管每年的政治大纲会有变动,但这一部分内容相对稳定,同时也是政治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前理解能为后续节省大量时间。你可以找一本上一年的老肖精讲精练或大纲浏览,无需看教材,因为教材内容广泛且非重点,容易消耗过多时间。
我的正式复习计划是从大纲发布时启动,事先规划好进度,并以大纲作为主要参考。我发现大纲中的知识点阐述详尽,有助于深入理解,只是篇幅较大、字体较小,可能导致倦意。因此,建议快速阅读以保持专注力。需要重复阅读两到三次,并配合老肖的1000题做一两遍,以巩固记忆。完成这些后,可以开始看《风中劲草》,同样反复阅读两到三次。后期,大纲就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偶尔查阅。在此期间,除了做题和处理难以理解的概念外,阅读速度应尽可能快。对于马原部分,了解即可,不必深究,也不需背诵,只需留有印象。
时事政治的资料一旦发布,务必认真研读。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我国对政治教育愈发重视,时政部分的分值逐年增加,预计今年选择题部分可能就有十几分之多。在最后阶段,可以做各种模拟试题的选择题来检验自己,大题则关注解题思路。等到肖四是最重要的,务必全文背诵。蒋中挺的五套卷也可购买来做选择题,大题简单浏览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从3月开始看课本的,只是大概过了一下,之后就没碰过,大概到5月份开始看的数学全书,刚开始觉得看完课本有一定基础了,而且本科数学也不错,觉得全书应该不成问题,但是一接触才发现很难啃,一章节大概要两三天才能看完,刚开始是一题一题盖住答案做的,有些没有思路,有些做错了,所以挺受打击的,以至于到后来看到不会的就看答案,之后改掉了,大概六月份底认真做了一遍,但是还没有完整的体系。之后想做分阶习题的,但是发现比全书还难,没坚持几天就转战陈文灯的《复习指南》。不得不说刷了一遍全书再看复习指南就轻松多了,很多都是技巧,有些解题方法和李永乐的不同,在这里还是推荐李永乐的。复习指南就只是当做调味剂。就这样到了七月中下旬,又刷了一遍复习全书,这一次对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知道每条题目考的什么。第二遍刷全书的时候做了660题,虽然都是选择填空,但有些计算量比得上大题目,很有参考价值。660题刚开始错了好多,而且做到后面会发现有很多点重复考。到8月底做完了一遍660。9月份开学就没有去上课,开始刷第三遍全书,第二遍660,之后再做历年真题,从前往后做,留两年最后练手计时。做题目不要在意分数,重要的是掌握知识点。到了10月中旬,已经做完了10几份真题了,这时候买了市面上流行的张宇的模拟题,汤家凤的,李永乐的,反正能买的都买了。刷完一半就到了11月中旬,这时候开始做第二遍真题,同时准备错题本,将同类型的题目归类。十二月开始做张宇的八套卷,也买了四套卷和合工大的,但是真的四套卷太难了,一提笔就不会,最后默默放弃,主要做李永乐的6+3和真题错题。最后两天拿出少两年的真题练手。总而言之,书不在多,而在精。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中,英语科目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不少考生因英语分数相差微弱,被迫接受调剂的命运。从3月到考研结束,我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英语。在3月至暑假期间,我的主要任务是记忆单词,许多人会选择那本绿色封皮的无序版单词书,起初我也一样,但我推荐避免使用它,原因是单词量过大,一些词甚至多年未在考题中出现,实属不必记忆。我后来找到了一本根据历年出现频率排序的词汇书,记住了所有出现过两次以上的单词,这就绰绰有余了。暑假后,我才开始着手准备阅读理解,无需额外做模拟题,只要深入研习历年真题,足以应对考试。对于英语的其它部分,写作背诵大约十几篇范文就足够了,考试时往往能派上用场。考试时,我首先完成作文,接着做翻译和阅读,由于时间紧迫,完型填空我就随机填写了,每个空0.5分,得分效率远低于阅读选择题,不宜在此耗费过多时间。我注意到考场边的一个女生似乎从完型开始做,但最后时间耗尽,作文还有大半空白,显然是策略不当。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化学,作为生物与医药学科的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且深入,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部分。无机化学主要涉及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理论、溶液化学等内容。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性规律是关键,这将帮助理解各类元素的性质及其反应机制。对化学键的理解,如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有助于预测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化学部分,重点在于理解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例如醇、酚、醚、醛、酮、羧酸、胺等,它们的命名规则、异构现象以及各种类型的取代、消除、加成反应。了解并熟练运用立体化学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物理化学部分,热力学定律、化学平衡、电化学、动力学等是核心。尤其是化学平衡常数Kc或Keq的计算,以及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系统变化,这些都是经常考察的知识点。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理解-记忆-应用”。对每个概念,我都尽量从本质上去理解其含义,凭做题强化记忆,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知识,形成自有的解题思路。我特别推荐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点,这样既能清晰地看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能帮助记忆。
我还重视定期复习,因化学知识需不断巩固,否则很容易遗忘。每周我会抽出一天时间回顾上周学习的内容,每月则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我也积极参与讨论组,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解答疑惑,这对提升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