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暨大先进耐磨蚀及功能材料研究院材料加工工程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暨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最重要的是最后一个月,对于肖八肖四的选择题,这时就应该以一种模拟的态度来做了。大量的题都会重复出现,即使这样也不要怀疑自己分数的水分,一些题在考研中也会重复出现的。大题依靠肖四肖八即可,选择题可以额外多做一些比如蒋中挺五套,徐涛八套,米鹏三套都可以见一见。同时要注意做过的题要及时回看,不要反复犯错。12月份的政治复习尤其要戒浮躁,当你肖四已经背下,选择题也能稳定在30以上时,考研政治的问题已经不大了。有余力的同学甚至可以上升一个层次,自己去思考一下,大题的背景知识应该是什么,今年会考创新吗?做一些考研政治辅导老师做的事情,你的高度自然不同。面对真题也不会是只有招架之力而是你来我往势均力敌的较量。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大学的两个学年里,我依赖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应付了数学期末考试。决定考研后,我决心从头开始,购买新教材重新学习。自大三上学期起,我就投身于数学的学习,坦白说,我在一个学期里只学完了高数上册的前两章。数学对我而言,向来是一门极其棘手的科目,入门对我来说颇具挑战。有时,我需要花费将近一个晚上的时间去理解一页内容,而且几乎每页都会有我不明白的问题。课后习题对我来说更是难题,大约有80%我都无法解答。于是,我尝试改变策略,看完一章教科书后,不再做课后题,而是直接转去看对应的复习全书。然而,这个方法并未奏效,我发现每一页有一半的内容我都无法理解,整个寒假我才艰难地消化了第一章节。
我学习数学的速度很慢,尽管整天埋首其中,但由于理解难度大,进度缓慢。由于基础知识近乎空白,我调整了学习策略,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重新复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步理解了考研数学,完成了大量真题训练,才使得我的成绩从最初的30分提升到了现在的130分,足足提高了100多分。
考研英语方面:
我曾使用了三本阅读书籍来备考:张锦芯的《考研英语阅读200篇》、考试虫出版的《考研英语阅读专项训练》,以及张剑的《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张锦芯的书相当实用,按照主题划分,但这200篇文章涵盖了Part A, B, C三个部分,后面还有大量阅读策略的讲解,部分内容的实际效用并不明显。考试虫的书包含100篇文章,分为20个单元,涵盖了四种传统题型和一种新型题型。而张剑的书声名远扬,但难度高于真实考试(作者本人也如此认为),其解题思路独特,有时给人一种偏离常规的印象。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综合”是一门涵盖广泛的专业课程,它包含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性能等多个子领域。在复习过程中,你需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材料科学基础会告诉你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结构,材料物理化学则深入探讨这些性质如何在微观层面上形成和变化,材料力学性能则关注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行为。
对材料科学基础,理解晶体结构和缺陷是关键,要熟练掌握各种晶体模型,如面心立方、体心立方等,并能分析其性质。了解相图和固溶体的知识,这对理解材料的处理工艺至关重要。
材料物理化学主要涉及热力学和动力学两大部分,需理解并掌握平衡常数、吉布斯自由能、反应速率理论等内容。这部分的学习需一定的数学功底,尤其是统计力学的部分,但只要理清概念,多做习题,就能逐步把握。
材料力学性能的学习,你需理解弹性、塑性、韧性、疲劳等基本概念,学会计算应力应变曲线,分析材料的失效模式。实验数据的解读和分析能力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是提高这一部分成绩的关键。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系统阅读教材,构建基础知识体系;做笔记和画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和理解;再者,大量练习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定期回顾和总结,不断巩固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