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浙大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浙江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想说政治的复习不需要太早(十月份开始复习也不晚),我认为上辅导班也是有必要的。政治复习主要是看大纲,我大纲看的并不是很仔细,也就看了一遍,然后我又做了3000题,后来就背了主观题,我是在考后一个月才把大量的时间放到政治上的,在此之前专业课是我复习的重点。但是我后来做选择题发现,不仔细看大纲的后果是选择题错的非常多。但是我想没有太多时间了,只能通过多做选择题,多遇到一些知识上的空白,然后回头再复习一下相应的知识点。对于主观题的复习,我想最后的一个月是复习的关键,千万不要放弃政治的复习。
考研数学方面:
初期,我专注于李永乐的全面复习手册和张宇的36讲,还把主要教材通读了不止两遍,并且解决了所有课后练习题。得益于大学一年级时坚实的数学基础,我在这个阶段进展迅速,完成了张宇36讲的一半内容。实际上,这些考研用书应该反复研读,遇到难题不必急于求解,可以暂时搁置,等到强化冲刺阶段再集中处理。每天早晨,我会重温前一天的学习内容,回顾那些尚未完全理解的问题,深入思考,这种学习策略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直至暑假之前,我每天都坚持做一篇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基础版)》。在此期间,重要的是建立英语阅读的习惯和语感,而非过分关注正确与否。文章应作为主要焦点,题目次之。对于是否需要在阅读过程中记忆生词,这取决于个人情况。如果你的时间允许,可以尝试记忆;反之,若你觉得已有足够的词汇书应付,也可选择忽略。完成《150篇》后,暑假来临,我开始做97年至04年的历年真题阅读,同样是张剑的黄皮系列。至于每天做多少篇,我认为量力而行,我选择每天一篇。在这个阶段,要开始积累陌生词汇,并结合答案解析来深入理解文章、段落、难题以及全文翻译。尽管97-04年的试题风格与近几年有所不同,但仍然值得一试。暑假过后,我转战05年至今的真题练习,这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其参考价值逐年增加。同样的,需要记忆新词、解构题目和段落,处理复杂句子。对于真题的处理方式各有差异,有的同学会分三步走:首次做题标出生词和长难句,第二次分析文章,第三次剖析题目,如此反复多次。这种方法似乎很常见,也较为主流。然而,我的做法有些不同,我仅做了一遍多一点,只是对较难的文章再做一遍。我每天只专注于一篇文章,当天完成时即标记词汇、长难句,分析文章内容、题目,并翻译全文。因此,我的复习策略可能不太常规,学弟学妹们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我倾向于深入钻研,无论是政治理论还是英语阅读,我都力求细致入微,这使得我在做题时不断反思和琢磨,进展缓慢,以至于没有时间重做第二遍。你们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像打磨出称手的兵器一样。别忘了,真题不宜一次性做完,保留最后三年的试题,在考前半个月内进行限时模拟练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通常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领域,这两个部分是经济学的基础,也是考试的重点。在微观经济学中,理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如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以及博弈论等是至关重要的。对这些概念,不仅需,更需深入理解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则要掌握国民收入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经济增长理论、货币银行学和财政政策等内容。特别要注意的是,宏观经济数据的理解和分析,如GDP、CPI、失业率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解释经济现象和制定政策。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读原版教材,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或者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这些书籍深入浅出,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做大量的练习题和历年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也能检验理解和应用能力。
关注时事经济新闻也很重要。理论知识需结合实践,凭分析实际案例,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原理,并可能在论述题中派上用场。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经济学是一个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只有真正理解了背后的逻辑,灵活应对各种问题。定期回顾和总结也很重要,这帮助巩固记忆,理清思路。
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临时抱佛脚。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耐心和毅力。自己,坚持到底,你会发现自有的进步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