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台关税步步紧逼,岛内痛骂赖清德“白跪白送”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08月12日 22:45:20

来源:日月谭天

这两天,岛内又因美对台关税挨了一记 " 闷棍 "。在美方对台湾地区 20%" 对等关税 " 生效了一天多以后,赖清德当局才被迫承认还要叠加原有税率。岛内舆论一片哗然,痛批赖清德 " 骗了又骗 "" 黑心 "。再加上美方此前宣布将对进口半导体产品征收 100% 关税,一颗颗 " 震撼弹 " 让已然深陷美对台 " 对等关税 " 冲击的岛内社会更加惶恐不安。

岛内媒体报道截图

据台湾媒体报道,美对台关税步步紧逼,岛内业者 " 感受不到当局对产业有任何帮助 ",只能减班休息,哀叹 " 没单等死、有单找死 "。全台总工会称,多处工业区出现厂房出售潮,有企业甚至计划裁减中高龄员工。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炮轰赖当局 " 一错再错、被动挨打 ",仍停留在 " 抗中 " 思维,对整体产业布局战略落后,对美方动作反应迟钝。从 " 对等关税 " 到 100% 芯片关税,加上新台币升值,三重压力下,企业只能不断承受冲击。

岛内专家对谭主说,面对美方滥施关税,赖当局未谈先跪,双手奉上台积电,大言不惭 " 有把握税率优于日韩 ",结果一再打脸,坐实 " 白跪白送 ",引爆舆论怒火。更让岛内担忧的是,赖当局对谈判细节 " 保密到家 "" 打死不说 "," 台湾到底送了什么 "" 究竟要付出怎样代价 " 的疑云笼罩全岛,各行各业都处在随时被出卖 " 牺牲 " 的心惊胆战之中。

赖当局一路黑箱盖牌

引发众怒

谭主注意到,对于赖当局 4 个多月来的所谓 " 应对 " 表现,岛内不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黑箱蛮干,不管劳工和企业死活。台湾《中国时报》社论指出,从 4 月与美方开始谈判以来,赖当局对过程和内容始终黑箱,加上不同版本的传言四起,各种杂音其实已干扰产业。但当局仍 " 不管、不听、不看 ",一点想对产业说明的意思都没有。即便 20% 的税率公布实施后,赖当局面对追问也以 " 签有保密协议 " 为由拒绝透露半点信息,连岛内民意代表也不说。台湾时事评论员谢寒冰问道,为何全世界只有台湾需要 " 保密 "?

岛内媒体报道截图

毫无策略," 跪着谈 "" 被看扁 "。国民党民意代表罗智强痛批赖清德与美谈判前就先作出四大让步:台积电赴美投资设厂、买阿拉斯加天然气、汇率大升急升、承诺提高防务预算。台湾《经济日报》社论直言,赖当局一心想的是 " 抗中保台 "" 美军协防 " 等不切实际的幻想," 亲美舔美 " 答应一切以取悦美国,但在谈判桌上就陷自己于大不利。美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美方代表像 " 挤柠檬 " 一样压榨台湾,想要台湾全面开放市场。

无计可施,造成严重经济后果。近来,赖当局犹如复读机般向岛内民众兜售 20% 仅是 " 暂时性 " 的、" 还在谈 " 等说辞。民众党直批,税率已生效,目前没有任何信息显示 " 有调降空间 ",赖清德的 " 暂时 " 话术还要骗民众多久?台湾时事评论员邱毅称赖所谓 " 还在谈 " 就是指台湾仍需向美国增加多少投资," 但九成投资利润归美国,这不是投资,是抢劫 "。《联合报》文章说,为避开关税,许多台商可能进一步将生产线外移至美国及东南亚等地,导致 " 去台化 " 趋势加剧,进一步削弱岛内制造业的能量与就业。

《联合报》社论指出,信息不对称、决策不透明,使民间对赖当局的信任崩塌。如今,民众还要苦吞各种可能的代价,包括随关税冲击而来的产业危机及劳工失业等问题。赖当局准备不足又蒙头瞎干,到底要把台湾带向何方?

岛内忧美逼走

半导体产业

谭主观察,岛内舆论认为 " 对等关税 " 只是 " 开胃菜 ",因其影响范围仅占对美出口总额约两成;更具有威胁性的是美 232 关税,其所涵盖的芯片、服务器等产品约占台湾输美产品的近八成。据报道,美国 1962 年《贸易扩张法》第 232 条规定可基于 " 国安风险 " 对进口产品课征高关税,美方针对半导体的 232 调查结果将于本周公布。《经济学人》等外媒早前已说台湾半导体产业将成为首批重灾区,美国彭 · 博社最新文章进一步认为 100% 芯片关税将对台湾经济造成重大打击,评估可能拖累岛内生产总值约 1 个百分点。

岛内媒体节目截图

更让岛内害怕的是,上周美方连续点名台积电,故意说高其承诺赴美投资金额,还声称在美设厂可豁免 232 关税,岛内舆论看出其中 " 暗藏杀机 "。台湾旅美学者翁履中指出,美方这种政策设计,目的在于逼迫供应链向美国倾斜,逐步削弱台湾在全球芯片生产中的地位。国民党民意代表赖士葆直言,美方此举等于强迫上下游产业都要去设厂,会让台湾科技人才流失严重,这是在掏空台湾的半导体产业。

面对美对台关税大棒,岛内要求赖当局摒弃错误两岸政策的声音日益高涨。台湾工商团体 " 三三会 " 理事长林伯丰呼吁当局应积极分散风险,不可继续漠视大陆市场的重要性,而要加强巩固。云林科技大学副教授潘华生撰文指出,赖当局应当松绑对两岸交流的限制,在供应链重组、经贸人员往来、资金流动与研发合作等方面提供更弹性的支持,回归市场导向、尊重企业自主选择。唯有如此,台湾经济才能在全球秩序重组的过程中,找到新的定位与发展契机。

谭主想说,赖当局支支吾吾,对与美方的贸易谈判过程讳莫如深,已经引发岛内产业与日俱增的焦虑和民众愈发强烈的质疑。纸包不住火,黑箱总有见光的时候。赖当局一味 " 跪美卖台 ",反而加速戳破 " 美台关系 " 假象,让岛内进一步看清其 " 弃子 " 结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