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为什么想当五星酒店业主?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08月26日 12:27:16

海底捞走的路,麻六记摔过跤。

栏目 | 文旅商业评论

领域  | 酒店业、餐饮业

01

最近,我注意到 IHG(洲际酒店集团)官网发布了一家即将开业的新酒店——

成都海底捞皇冠假日酒店。

这家酒店刚一宣布,便引来众人围观:海底捞也要开酒店啦?还是五星?

更令人好奇的是,它不仅是酒店里有海底捞餐厅,海底捞三个大字还放在了皇冠假日前面,意味很明显——它是酒店业主。

而以前,我们常见的酒店名字是开发商 + 酒店集团品牌。

例如长白山万达柏悦酒店,抑或广州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海底捞和皇冠假日的结合则给人带来一种莫名喜感,好比把瑞幸与万豪组合,或者把霸王茶姬挂进希尔顿 Logo。

如果我们再打开酒店介绍页面,这种跨界的想象力就更有趣了。

IHG 官网显示,这家酒店地处成都武庙镇白金山水库 B13 栋,距天府国际机场 25 公里,定位是城市度假 + 商务会展,配有 259 间客房、恒温泳池、1350 平米的儿童乐园、健身房、超大会议厅、演艺灯光系统等硬核设施一应俱全。

但这不是重点,在开业公告,还赫然写着这家酒店配备火锅主题房、火锅送餐服务等本地特色元素,客人也可以在海底捞生态农场放松身心,或者去毗邻酒店的海底捞商学院团建。

翻译一下,就是你不仅能在酒店吃到海底捞,还能叫个锅底直接送上楼来吃 " 房内捞 ",不过瘾?旁边还能海底捞深度一日研学。

住的是酒店,吃的是火锅,感受的是综艺。

之前很多人还说海底捞打不开川渝市场,结果张勇直接给你开出一家五星酒店版的海底捞,连房间体验、服务流程都全方位火锅化,确实是国内头一回。

也难怪坊间关于这家酒店的热评此起彼伏。

社交媒体上,有网友评论,终于能在酒店里放心穿睡衣撸火锅了,还有人调侃,吃个火锅都能享受免费美甲、擦鞋、剥虾、婴儿托管,那这住海底捞酒店,难不成能半夜叫服务员上门唱生日歌?

媒体也纷纷跟进分析,从火锅 IP 的延伸价值,到酒店场景的个性化需求重构,甚至还有人把它类比为酒店版的奈雪书屋、火锅界的无印良品酒店,热度一路走高。

而从海底捞本身来看,未来,它或许会是火锅界里最懂酒店的,也会是酒店圈里最离不开火锅的。

02

很多人觉得,海底捞跨界做酒店是临时起意,但这场跨界的种子,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埋下了。

疫情刚解封时,社交媒体上就频频有人发布 " 海底捞过夜攻略 ",彼时,海底捞的回应很得体,称店内环境和布局不适合,也没有办法提供过夜服务。

但关于年轻人深夜蹲在海底捞不走,一顿饭解决一晚住宿的新闻屡上热搜,有人说这里比网吧舒服,比酒店便宜,虽然省钱是核心目的,但也道出了一个事实:

在很多年轻人心里,海底捞早已不是一家餐厅,更像凑合下就能睡一晚的体验空间。

那么,如果把这份服务延伸到住宿、出行、会议,会不会也能复制那套口碑打法?进一步圈住一波比年轻人更有实力的中产抑或洲际的常旅客?

海底捞显然是有点想法的。

毕竟它这个跨界模型,恰好遇上了愿意弯腰、尝试转型的五星酒店。

旅界此前曾率先报道,过去几个月,五星级酒店为了保住生意,纷纷走下神坛,从地级市到一线城市,兴起一波酒店摆地摊热潮。

天津丽思卡尔顿出动移动汉堡车,在市中心五大道开卖和牛汉堡,单价不过 58 元,上海静安瑞吉酒店更是将不到 20 元的松饼和咖啡餐车开进小区。

当最讲究排面与调性的丽思卡尔顿、瑞吉都开始逐渐放下身段,星级酒店的边界显然已经松动了。

根据合思发布的《2024 中国企业差旅管控分析报告》,今年超六成企业削减差旅预算,麦肯锡数据也显示,科技和金融等行业的差旅支出下滑高达 30%。

如果酒店不能转型,就只能坐等客源流失。摆摊,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拥抱大众消费,才是自救的关键。

而在洲际酒店集团旗下的品牌矩阵中,皇冠假日恰好处于这样的承压带。

在很多消费者认知中,皇冠假日(Crowne Plaza)在 IHG 体系中定位为高端商务型酒店,主打舒适住宿与中高端会议空间,但一直卡在 " 不上不下 " 的中间地带,没有洲际的高端光环,也不像智选假日那样大众亲民。

换句话说,皇冠假日是最容易做创新实验的小白鼠。

所以我们看到,成都海底捞皇冠假日酒店选择的是火锅 + 会议 + 亲子的组合模型,既保留了皇冠假日原本的商务属性,又叠加了极具辨识度的火锅场景与亲民化服务。

既不显得廉价,又足够吸睛。

洲际选中海底捞,是在突破旧场景,海底捞选中皇冠假日,则是在落地新服务,看似是一次跨界合作,本质上却映射出一个更深层的转变:

中国高星酒店正从勾地、抬升地价的地产逻辑,逐步走向以盈利和获客为目标的运营逻辑。

这在过去的国内五星酒店筹建逻辑中,其实是很难想象的。

说白了,以前,五星酒店就是开发商的玩具,餐饮只是锦上添花的配角,现在,餐饮可以变成主角,空间反而变成了服务的延伸壳。

03

值得一提的是,海底捞不是第一家想做酒店的餐饮品牌。

2023 年,麻六记也曾试图复制类似路径,彼时,它在多个城市成立了酒店管理公司,去年 6 月,麻六记与曜石酒店合作的项目——青岛曜石 X 酒店开业,试图打造属于自己的高端商旅阵地。

从外观、房型到定价,这家酒店看上去像是走精品路线,一度定价千元一晚,但只开了七天,就淹没在了用户差评中:地板脏、床底乱、服务跟不上,欢迎卡像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很多人都以为,餐饮品牌只要有了流量,就能一键迁移到酒店,但现实很快证明,酒店和餐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意。

做餐饮,靠的是人气,是翻台率,是氛围感,做酒店,靠的是体系,是慢节奏,是信任感。

一个讲的是当下爽不爽,一个讲的是长期值不值。

麻六记的往事并不性感,海底捞的故事则才刚开始。

不过,从目前的迹象来看,海底捞或许准备得更充分一些,不仅在服务管理上功底更深厚,还拥有一张越织越密的会员体系大网。

最近,无论是滴滴的 V7、V8,还是携程的金钻、黑钻,都开始与海底捞的金海、黑海会员互通。

这些动作看似细碎,实则背后暗藏逻辑:高卡会员正在成为空间商业中最有价值的资产。

那么未来,洲际酒店集团的 IHG 优悦会常旅客计划也会与海底捞会员体系互通吗?

这其实是个颇有想象空间的新话题。

海底捞的高卡会员消费能力很强,如果通过场景打通,吃火锅时积的分,折抵房费,住酒店时的消费,又能累积成黑海尊享权益,那么,用户在心智上就彻底融入了海底捞新的生活系统。

当然,想做成这件事并不容易。比方说,房间火锅送餐听起来很有趣,但如何餐后去除火锅味?再比方说,如何平衡海底捞粉丝与洲际常旅客的不同喜好?

酒店终究回报周期很长,前期需要巨大的耐心,而当火锅的热气腾腾变成夜晚房间的一盏台灯,考验的更多是海底捞业主团队与皇冠假日管理团队的磨合。

餐饮品牌提供内容与情绪,国际酒店集团负责体系与空间,两边各取所长,凑出一套不那么传统、也不那么冒险的新解法,或许才是这家酒店最理想的状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