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家电市场冷热不均,预计四季度厂商补贴唱主角

刚刚结束的国庆中秋长假,国内家电市场冷热不均。
10 月 9 日,第一财经记者从多个零售商处获悉,由于去年同期高基数,以及今年外出人数增多,不少家电零售商今年国庆、中秋 " 双节 " 收入同比下滑,但也有商家收入同比增长,预计四季度厂商补贴继续唱主角。
一位广州、佛山地区的彩电零售商告诉记者,今年 " 双节 " 期间,其所在的零售卖场收入同比下滑,下沉市场略有增长,新一批 " 国补 " 资金落地尚未看到新进展。另一位深圳零售商也说,其国庆彩电销售额同比下滑,新一批 " 国补 " 资金在市场上未充分体现,深圳仍是抢券销售。
有广西家电零售商表示,当地消费者享受 " 国补 " 仍需要抢券,抢券难抑制了部分顾客的购买欲。
"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外出旅游、聚餐的人数增多,相比之下,家电消费市场偏淡。" 一位华南地区的空调零售商透露,当地以旧换新 " 国补 " 自 6 月中旬以来尚未恢复,消费者的观望心态也令空调销售减少。厂家、商家推出补贴来刺激销售,有的高端机打八折,有的常规机型打八五折,目前性价比机型销量相对较好。
一位西北地区的零售商向记者说,今年国庆收入同比减少近 30%。因为去年同期 " 国补 " 刚开始普及,同期还有适老化补贴,当地家电市场销售大幅增长,所以去年国庆家电市场的基数很高。今年其卖场往智能马桶、浴霸等新品类拓展,以稳定基本盘。
华东地区一位零售商也透露,今年国庆他们的销售收入同比有两位数的下降,当地已没有 " 国补 ",但南昌市在国庆期间还是拿出了部分专项补贴资金,来刺激消费。
也有逆势增长的厂商和品类。海尔上海中心营销部长刘杨告诉第一财经记者,10 月 1 日至 7 日,海尔、卡萨帝在上海的销售额同比增长 15.4%,其中空调、洗衣机、干衣机、热水器等专卖店渠道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 60%。当地以旧换新 " 国补 " 优惠券有一定的中签率。他们从 9 月 15 日开始举办了走进企业、小区等多场活动,10 月 1 日至 8 日与京东五星、苏宁 PRO 及 MAX 店、核心专卖店联动,并通过直播引流。
苏宁易购今年国庆假期的消费数据显示,Suning Max 店的销售额同比增长 61%,万元以上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 73%,品质化、健康化、智能化、场景化趋势凸显。从消费客群来看,新生代和银发客群成为苏宁线下门店销售增长的新引擎。同时,在县域市场,苏宁易购零售云的家电家居套购订单同比增长 135%;洗碗机、净饮机、烘干机组成的 " 新三大件 " 销售额同比增长超 80%,显示出县域家电消费也在提档升级。
另一位华东零售商透露,今年国庆在传统家电销售下降的同时,手机品类因苹果、小米等新机型上市而销售火爆。
今年国庆前,国家发展改革委 9 月 30 日宣布下达今年第四批以旧换新 " 国补 " 资金 690 亿元。广东省家电商会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今年前期 " 国补 " 资金已用超,预计四季度情况与三季度差不多,家电市场促销仍主要以厂家、商家补贴为主。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据初步了解,今年第四批 " 国补 " 资金下达之后,尚未完全落地,作用力目前尚未充分传导至终端消费市场。以至于从全国范围来看,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家电消费市场受去年同期 " 国补 " 的始发效应导致高基数、本期 " 国补 " 调整两大因素影响,整体同比呈现两位数下滑的状况。
面对四季度,上述业内人士建议,厂商宜保持冷静心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采取企业自主补贴、厂商联合补贴、银企协同补贴以及向特定消费群体专项补贴等营销策略,合理设定对标值(如对标 2023 年或 2022 年同期),以缓解去年过高基数带来的业绩和考核压力。
上海交家电协会秘书长葛森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随着今年第四批 " 国补 " 资金在第四季度集中下发,以及安徽,上海等地的政策进入更为精细、公平的 " 摇号时代 ",家电家居行业的政策环境正迎来深刻转变:普惠性刺激逐步让位于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精准引导为核心的新阶段。
" 对整个产业而言,这既是挑战,也蕴藏着机遇。" 葛森说,过去,多级补贴叠加有效撬动了存量市场,释放了居民消费潜力。而随着政策的变化,企业正积极向 " 市场驱动 " 与 " 创新驱动 " 双轮驱动的模式转变。在存量竞争时代,经营者将通过提供更智能、更绿色、更具体验感的产品与服务,切实满足消费者从 " 拥有产品 " 向 " 享受体验 " 的需求转变。这将推动行业从 " 价格战 " 迈向 " 价值战 ",从而在存量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