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文明确:鼓励有条件的景区、部分乡村、郊野公园提供露营服务

10月11日,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上海市帐篷露营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明确,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旅游重点村、郊野公园、存量建设用地、环城生态公园带、主题公园和开放休闲林地等,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划出露营休闲功能区,提供露营服务。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管理办法自2025年9月29日起施行。办法适用的帐篷露营地,是指有明确经营主体,合法经营,面向大众旅游休闲需求,能够提供帐篷露营服务或空间的场地。
场地选址方面,帐篷露营地应选择在安全区域,避让生态区位重要或脆弱区域,远离森林防火区、防洪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野生动物生息繁衍区。涉及基建项目立项审批及环评审批的帐篷露营地,其选址应避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帐篷露营地建设与经营不应与河道管理范围、堤防工程设施产生冲突,且不能对河道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经营方面,帐篷露营地经营主体应规范登记注册,做好明码标价,提供真实准确的宣传营销信息。露营项目涉及食品经营、公共场所卫生、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等需要审批事项的应取得相关许可证。管理办法同时要求,帐篷露营地经营主体或场地提供方应在帐篷露营地配备安保、保洁人员,并在人流高峰期间加强巡查;根据帐篷露营地空间容量和环境容量科学核定最大承载量,合理规划帐篷布局。鼓励有条件的帐篷露营地提供停车、淋浴、生活用水、自动售卖等便民服务。
对可燃放烟花、篝火、烧烤、烹饪的帐篷露营地,经营主体应加强明火管理。应在帐篷露营地及周边设置野外安全导览标识和安全提示,严格天幕、帐篷的风绳、地钉等安全管理,有条件的帐篷露营地应对天幕进行分区管理。鼓励保险机构创新推出帐篷露营保险服务,围绕场地责任、设施财产、人身意外等开发保险产品。
产业融合方面,管理办法鼓励帐篷露营地经营主体与文博、演艺、美术、教育等机构合作,结合音乐节、艺术节、体育赛事等群众性活动,充实服务内容。鼓励帐篷露营与乡村资源、户外运动、自然教育、休闲康养等结合,打造优质产品。鼓励配套餐饮、活动组织、外卖配送等服务,提高帐篷露营旅游休闲品质。
管理办法同时明确了各方责任。如帐篷露营地经营主体承担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各区政府承担帐篷露营地属地管理责任,引导本区帐篷露营地规范发展。市商务委负责指导相关区对在商业场所范围内设立帐篷露营地进行监督管理。市农业农村委负责指导各涉农区依法合规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源,用于帐篷露营相关产业发展。市绿化市容局负责指导相关区对在开放休闲林地内设立帐篷露营地进行监督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