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全攻略:土木与交通学院高分上岸秘籍大曝光!

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考的不算高,但在北京这种压分严重的地方也还凑合了。即使你复习得尽善尽美,大概率也就只能比我多考几分。把这些时间花在数学和专业课上,你提高的就远远不止这几分了。我是九月中下旬开始复习的(十月份开始我觉得也不迟)。毕竟内容还是比较多,只不过这样可以稍微轻松些,强度不要太大,看《政治大纲解析》,对于所谓的红宝书,我是这样用的,第一遍,大致浏览,不做笔记,第二遍,对照历年真题把重点标注出来,第三遍,反复熟记标注的地方。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系列资料,但今年没怎么押中题,所以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在押题上。专业课:整理二版笔记。尝试背诵并默写。回顾课本。分析真题,可以根据真题来大概决定哪些是重点,做到心里有数。 政治,可以开始做1000题了,错题要反复看。
考研数学方面:
二轮复习主要以一轮复习的笔记和辅导书上不会做的和做错的题为主,把笔记仔细看一遍该背的背,把不会做的题或做错的题再做一遍。我当时还做了张宇的闭关修炼180题(据说今年改成了100题了),题比较难,算是见一下是世面吧。这些弄完的时候,差不多8月低了,二轮复习差不多结束了。三轮复习真题为主,9月初开始,把张宇30年真题分为三部分,一部分87-03,第二部分04-14,第三部分15-19。第一部分真题一天一套,并且一方面做好错题笔记整理(很重要),一方面在答案书做好记号,这样当你做完真题的时候,你会发现答案书上某个章节画满了记号,那就是你薄弱的上某个章节画满了记号,需要你回头重点复习。第二部分真题和第一部分方法一样,唯一差别的是:第二部分的真题按照考研数学时间来做,严格按照考研时间来,给自己打分,一套题用两天的时间(一天做,一天改错:因为一方面这是最近几年的真题应该重点研究,另一方面此时政治和专业课也应开始复习了,数学复习时间应调整),这样也差不多20天左右时间,做完之后同样的你会发现答案书上某个章节画满了记号,那就是你薄弱的环节需要你回头重点复习;这些做完后,大概10月中旬,不要着急做第三部分的真题,而是回过头来把之前上课做的笔记以及辅导书上的知识点全部重新看一遍,重点看答案书上错的比较多的章节,以及错题本上的题都好好的看一遍,应在在11月初结束,做好这些后,再把04-14年的真题中分数低的那一年重新在做一遍,当然最好可以把这11年题都在做一遍,这样差不多到了11月中旬。然后如果合工大超越5套卷出来了,就做这5套卷,和真题做法一样,如果没有可以做去年的(如果出来了,做完后也可以做做去年的题,重点在后面的大题以及比较新颖的选填题)。这些做完差不多12月初,用一个周的时间去复习前面所以的知识点和笔记上面的内容,然后可以进行第三部分的真题了,用三天做一套真题,重点分析错题,以及自己在答题卡上做题容易出现的问题。差不多在12月中旬做完,剩下的时间自由分配,记忆的内容也要开始好好记了,定要保持每天做一定量的题,直到考前。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教材包括张剑的英语一黄皮书和英语一的基础训练100篇,以及英语二从10年到16年的真题集,尤其是题目部分。我对待阅读的态度更像是在细细研读,深入理解每个细节。同样的方法我也运用到了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的实践中。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在备考过程中,我深感理解基本概念的重要性。例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基本术语,需清晰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能灵活运用到各种问题中去。掌握胡克定律、欧拉公式、剪切和扭转的概念,以及梁的弯曲理论,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
对解题技巧,我建议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凭大量的练习,你逐渐熟悉各类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比如怎样建立受力图,如何选恰当的坐标系进行计算,以及如何应用叠加原理等。材料力学的题目往往需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平时尝试用三维模型来辅助理解和分析问题。
再者,理论与实际结合也是学习材料力学的一个重要策略。理解材料的性能,如弹性、塑性、韧性等,帮助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材料会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特定的变形。了解一些实际工程案例,如桥梁、船舶结构的设计,也帮助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加深理解。
我个人觉得,复习材料力学时,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是非常有必要的。制作思维导图或者笔记,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既能巩固记忆,也能提高理解和应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