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安电子科大微电子学院考研全攻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高分上岸秘籍大公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习惯于每日抽出空闲时间来温习课本,特别是政治的后几章节,由于我对历史有兴趣,理解起来相对轻松。大约在十月底,我已经完成了精讲精练的第一遍阅读。由于肖秀荣的八套卷,通常称为肖八,要到十一月中旬才会发布,于是我在那之前重温了一千题中的错题,并且做了往年的真题选择题。当肖八问世后,我就开始着手解答,不过并不太纠结于得分。正如肖大所强调的,肖八的主要目的是找出知识盲点,因此其难度可能略高于真实考试。
考研数学方面:
8月10日-9月1日:我搭建起数学的整体的脉络,知道要考的知识点和题型。我个人认为这个框架的搭建对于学习数学来说太重要了,他可以帮助你以一种高屋建瓴的视角来面对你所遇见的各种题型,而不至于迷失在茫茫的题海中无法自拔,它就像在你的脑海中植入了一份详尽的探险地图,遇见一个题,你可以将其归入体系中的某个知识点,这样的训练增加之后,对你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也会有很大的提升。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将知识归整而不是碎片化存在于你的大脑中,一个成熟的知识体系都会是如此,麻省理工大学的数学大咖林达华在讲解自己的数学体系时,必然脑海中有这样的一个完备的详尽的清晰的图景。9月1日-10月15日:进入考研攻坚期,复习全书是必备的,因为数学是上午考,我也象征性的把复习时间安排在了上午,每天看10页左右,消化不了太多,一些原则:1、必须自己拿笔写,切忌眼高手低以为看看就会了/2、切忌还没怎么思考就看答案解析,不会做没事,自己思考的过程尤为关键,在每道题的边上写下自己的思考推算过程以及这道题的关键之处、3、琢磨好久都搞不明白的,可以询问大神研友,或者自己做个标记,以后来解决(我后来忘记我曾经有不会的题了,就是这么大马哈)。数学其实有点像练书法,一开始可能你的水准只能够临摹大师们的作品,还只能学个皮毛,但重复训练达到一定的层次之后,你会形成自己的笔法(数学思维方式),在之后对于从未涉猎的新帖(新题型)也可以驾轻熟重。10月16日-11月10日:复习全书完了之后,一本虐人无数的660题登场,别以为他全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但他的每一道题都是精心锤炼过得,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绝对会让你获益匪浅,他的题目的设置真的恰到好处,细细的琢磨每一道题的精髓,虽然真题是绝对达不到这样的难度的,关键的是思想方法。我大概刷了20多天,但有些题后来又忘记回过头去考虑了,这就落下不少病根,所以建议复习的早一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11月11日-11月20日:从光棍节那天清晨开始,我拿起了真题,花了十天时间每天完成一套卷子,因为很多题其实在你做全书的时候已经遇到过了,所以其实真题对于真实水平的评估还是有很大偏差的,对完答案,订正,错的题的解题思路思考一遍就完事,当时的分数基本保持在120-140之间,也没有太大的失常,第一,历年真题相对于之前的训练还是简单一些的,第二,平时的训练不紧张,三个小时基本上都是轻松愉快的度过的,那时候每天早上起床就盼着可以做数学真题了,就像恋爱一样。11月20日-12月23日:接下来来到了我个人最为推崇的一种方法,就是数学套卷模拟duang,在这个阶段中,没做一套模拟题,就可以把所有的章节的重要内容复习一遍,尽管无法覆盖每一个知识点,但模拟题的编写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可以让你随机的复习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要遵守几个原则:1、三小时一套,时间到了就停止答题,然后根据答案自己批分数,2、必须严格遵守考研数学设定的考场规则,不能看书,不能交头接耳,不能询问学神研友,不能嚼口香糖,3、交叉训练法,每个老师出题的风格可能不一样,你可以先做两套张宇的,再做两套李永乐的,这样循环着做,可以增强你的适应能力,亲测有效。考研数学今年风格大变,像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大题都是很难遇到的,那怎么办呢,就是不断地训练模拟题,不断地遇到新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而且这样的实战模拟也会让你开始意识到考场上的时间分配是何其重要,3个小时,挑大肉吃,有的是在太难的,抛开也无妨,考场的战略是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积累的。此外,你的书写也需要在这段时间里训练,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都提供了和考研一模一样的答题纸,不要大手大脚的乱答题,解题的条理性要注意。合工大的那几套题真的很不错,今年在考场上做高数的时候相当顺利的原因就是这些题型基本都在那15套卷子里遇到过了,所以,直到高数大题做完,我只花了1个小时20分钟,最后剩下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来解决线代和概率大题。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主要应聚焦在实际考试题目上,尤其是阅读部分,因为它涵盖了除写作外的所有题型。我初期尝试精读并翻译了五篇阅读,感觉收益颇丰,我建议你们也可以一试。至少重做五遍真题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能深入理解其考核的重点。到了九月,我已经学习了许多解题策略,并不断回顾之前记忆的句子和作文,同时单词也要经常复习,不能间断。这时,我会正式启动阅读训练,涵盖2008年至2020年的真题,一次做2至4篇文章,然后务必进行详细的总结和消化。由于真题需要多次重复,所以在考试前我会再做3到4次,具体计划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物理的基础理论是重中之重。这包括了能带理论、载流子的统计分布、扩散与漂移电流等基础知识。你需深入理解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比如它们的导电性如何受到温度、掺杂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内容通常会出现选题和简答题中,必须扎实掌握。
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也是考试的重点。例如二极管、晶体管(BJT和MOSFET)以及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机制。对这些器件,不仅要理解其工作过程,还要熟悉其主要参数和特性曲线,这在解答分析题和计算题时非常关键。
再者,半导体工艺流程和集成电路设计基础也需关注。虽然这部分在考研中占比可能不大,但对全面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非常重要。了解制程步骤,如氧化、光刻、蚀刻等,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王道。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概念和原理,灵活运用。记忆则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重要公式、特性进行巩固。至于实践,凭做题来检验理解程度,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书和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半导体物理学》(刘恩科版)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做真题不仅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还能帮你找到自有的弱点并及时弥补。
不要忘记定期复习。半导体物理的知识点繁多,不经常回顾容易遗忘。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