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苏大电子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苏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分数虽不高,但考虑到北京竞争激烈的环境,还算过得去。就算你的准备无懈可击,最多可能也就比我高出几点。把这些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程中,你的收获将远超这一点点分数。我是九月中旬启动复习的。接下来具体分享一下:
1) 复习启动时间:如果你是文科生,九月开始;理科生则最好提前到九月前解决哲学部分,随后九月进入全面复习阶段。政治底子好的同学,十月起步也绰绰有余。
2) 书籍推荐:购买大纲的话,可以选择复印版;大纲的主要功能不是背诵,而是充当查找不足的“词典”。我个人倾向于《风中劲草》,其背诵版足矣,练习册则不必选它。若遇到书中未涵盖的内容,对照大纲查阅深入信息。至于练习题,肖秀荣的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3) 学习顺序:有些人先看完书再做题,有的则是边看边练。每个人习惯不同,但我提议,最好先熟记知识点后再适量做题。不要盲目刷题,与其十分钟做十题,不如专注五分钟记住一个知识点。
4) 政治科目拉开的分数差距有限,但达到分数线是最低要求。通常,政治过线并不困难,只要认真备考,应能顺利过关。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之后接着开始做真题,从2000年开始就行,最好买些配套模拟题(李永乐,张宇都行),我当时是一天真题一天模拟这样做的,做完认真修改,有不会的知识点马上去看全书。我觉得这样挺好,还是做些模拟题比较好,有难度。所以在看课本的时候不要太留恋难题,后面等着你的难题更多更好。(时间充足可以再看看全书,我当时开始真题比较晚,也没有时间再看第三遍全书了,不过幸好之前看的比较扎实)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方面主要工作是背单词,做真题,自己整理作文模板。首先背单词从大三寒假开始的,刚开始用的是扇贝,背了100多天,不想用了,就背书了,用的是红宝书,背了10好几个单元,之后就陆陆续续背的。英语真题方面从暑假开始做的,我就光做了做阅读,刚开始做的时候错8,9个,后来慢慢的错到7,8个,再后来就错到5,6个,再后来做就一直这水平了,上不去了,到了瓶颈。慢慢的坚持就发现阅读错到3,4个了,再到后来,就错到1,2个,感慨那时候的自己真厉害。保持这个水平后到后期就每天做一两篇,保持手感。搞定阅读后,考试前两周,跟着老师上作文冲刺班,老师给了好多句子,我就开始整理,第一段怎么写第二段怎么写,第三段怎么写。总共整理了3套模板,包括无形社会话题正面,无形社会话题反面,有型社会话题,后来嫌三篇比较多,就减到两篇,正面,反面两篇。考试的时候考行动,正好用上,自己写了写第一段,后面的换换单词,基本全用上。整理作文模板期间,就开始了剩下题目的学习,先把最简单的新题型搞定了,之后搞了搞完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电子基础的核心在于对半导体物理的理解。你需深入掌握半导体的基本性质,如载流子类型、能带结构、PN结的形成原理等。这些理论知识是后续电路分析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在学习这部分时,建议结合实例和实验进行理解和记忆,这样会更生动且易于理解。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是另一个重点。BJT(双极型晶体管)和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放大机制、特性曲线、偏置电路设计等内容都需熟练掌握。理解其工作机理,再凭大量的计算题和电路分析来巩固,有效提升解题能力。
再者,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也非常重要。了解摩尔定律、制程工艺流程,以及VLSI设计的基本原则,帮助你理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瓶颈。这部分内容相对较抽象,凭观看相关的视频教程或阅读科普文章来辅助理解。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知识也不能忽视。它们是微电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电压电流的关系、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等。对这部分,我建议多做习题,凭实践来加深理解。
学习微电子基础的过程中,除了课本,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也是非常好的学习工具。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对长期记忆和深度理解非常有帮助。参加讨论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共同讨论问题,也能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