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机械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浙大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是政治绝对是得选择者得天下,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把握好对知识点掌握的精准度。政治八九月份开始就行,没有必要太早,大题十一二月份背就可以,最后阶段自己要学会总结,对大题的答题要点进行列点列纲,这样思路就会比较清晰。最后说政治考试时间分配问题。我看任汝芬四套题,任建议选择题一半时间,问答题一半时间,因为选择题你会的就会,不会的你再纠结也没用,你还是不会,还不如抓阄来得快。并且除非你有足够的把握,不然不要改变第一选择,这是大多数人的经验之谈。大题五十分,如果肖秀荣压准了题,以肖秀荣的话唠风格,能让你写字写的手疼;如果没压准原题,你得在头脑中搜索下他的那些知识点你用得着,另外自己还要组织语句吹牛,要的是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从三月份到四月底专攻高数课本,课后习题很重要,把例题和课后习题做好后高数基础就算不错了,当时我没重视课后习题也导致后来练习真题的时候屡屡碰壁。高数资料我用的是李永乐的全书的高数部分,线代和概率论没看教材,概率论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有点难度(大二的概率课没有认真听)但如果学进去了就觉得是最简单的部分。把上面介绍的资料做了三遍之后(买全书的时候附赠了一本配套练习我也做了一遍,这个不做也行)就到了十月底中,从十月中到十二月初专攻真题,我做了将近20年的真题,最好每天一套,看着时间做,一定要训练做题速度,把不会的或者不确定的标出来,最后对照答案批改得出分数,并把不会的题目所涉及的全部知识点对照着之前的资料再复习一遍,所有的真题做完一遍之后然后再做第二遍。注意留着近两年的真题在考试前几天练手,12月之后最好再把之前的基础部分的定义笔记啥的重新记一下,有能力的可以做模拟题,我用的是张宇的最后四套卷,这个难度挺大的。另外,我也买了660题,里面全是选择和填空,但是做了一点儿觉得太难就放弃了,因为实在是没时间,建议11月份之前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做一下,对选择填空帮助很大。着重强调一遍,一定要打好基础,别急着做真题,大纲上要求的知识点必须必须全掌握了,千万别漏掉任何一个,哪怕你觉得不可能考的,这是血的教训。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一开始就专注于词汇记忆,反复研读了大学英语5500词库好几轮。接着,我就一头扎进了真题的海洋。我认为无需去做模拟题,因为它们的实际效用不大。自1997年起,我每天都坚持做一篇真题阅读,每次核对答案都让我感到无比煎熬!原本我以为阅读理解是最难的部分,但后来我发现完形填空和写作更为棘手。有时,我甚至一下午只能完成一篇文章。我喜欢做详细的笔记,尤其是那些复杂的长难句,我会摘录在笔记本上。因此,直到接近暑假时我才勉勉强强完成了2004年的阅读部分。暑假过后,我没有再背单词,后来由于时间紧迫,9月份我全力以赴地复习专业课程,到了10月,我又得开始兼顾政治学习。这最终使我没能完整地做完所有真题,连最近几年的都没来得及碰。最后两个月,我几乎只背诵了一些作文模板,几乎没有再看英语。时间管理真的太关键了,我就是因为这个吃了大亏。最后,我的英语成绩并不理想。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机械零件的设计原则、力学分析、材料选等。深入理解这些基础知识,能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了解各种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齿轮、链轮、带轮等,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应用场景,这些都是考试中的常见考点。
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机械设计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我建议凭做习题和案例分析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例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结构,考虑其稳定性、强度、刚度等因素,这样既锻炼了设计思维,又能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
再者,熟悉并掌握设计规范和标准是非常必要的。比如ISO、GB等国际或国内的标准,这些在设计过程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关注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比如环保材料的应用、智能制造的影响等,这些都可能成为考试的热点题目。
我个人觉得,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很重要。你制定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分配一定的复习时间,并使用历年真题进行模拟练习。凭这种方式,你了解自有的学习进度,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