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天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山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中山大学天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我的阅读量并不大,只做了1000题和最后的四份试卷。因此,我希望你们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汲取其他前辈的学习心得,来定制适合自己的复习策略,切勿盲目复制他人的方法,这是我想强调的一点。在政治复习的过程中,我在11月中旬以前一直在专注刷1000题。进入11月中旬后,我开始尝试各类预测卷,大约购买了6到7套,确保完成所有选择题。同时,针对主观题,我开始训练解题思路,并背诵辅导班提供的主观题参考资料(我的政治复习重点放在选择题上,因为这部分最能拉开分数差距)。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考研数学,分为数一、数二和数三三个类别。自我评估,我的基础还算扎实。数学复习通常需经历三个阶段。首先,你可以选择研读教科书,但目前市面上的复习全书也非常完善,可以直接使用。其中,张宇的高数18讲、线代9讲和概率论9讲,配以张宇1000题;汤家凤的复习全书及1800题;还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660题,推荐挑选一套跟进。(我个人是完成了所有这些题目的)。高数的第一轮复习大约从3月持续到7月,主要任务是学习复习全书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必强求全部做完。第二轮复习集中在8月至9月,期间除了继续练习,还可以尝试张宇的新习题集,如闭关修炼180题,或初步接触历年考研真题。最后两个月,即10月至11月,应专注于做真题,从1987年至最近一年,如果时间充足,尽可能多做;若时间有限,至少要做近十年的真题,并重复练习。考试前夕,可以做一些市面上的模拟卷,如最后八套卷或四套卷来保持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坦白讲,我的英语水平并不高,但我发现作文部分是我的强项。从八月份开始,我就着手提升英语,我没有专门去背词汇,而是通过做真题阅读来记住那些我不认识的单词。我个人强烈推荐张剑的黄皮书,因为我觉得其他版本相比之下不太出色。在九月中旬之前,我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仔细研究了历年真题中的翻译部分,反复琢磨了许多复杂的句子,这对我后续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大有裨益。有些教师建议先攻克阅读A,认为一旦掌握阅读A,其他部分自然不在话下。然而,我有个习惯,一做阅读A就会迫不及待地去看题目,缺乏耐心去深度理解句子。因此,我选择从翻译入手。此外,我发现历年翻译题目的难度差异不大。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但无论怎样,处理好长难句对于考研至关重要。至于作文,我在考试前大约十天左右开始准备。我构建了自己的模板,并不断修改完善,形成了一套适用的体系。接着,我找了很多不同的主题尝试套用,主要还是以真题为主,甚至可以说,只要吃透真题就足够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B”主要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基础物理学领域,它是物理学的基石,对理解和研究天文学至关重要。力学部分,牛顿三定律是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是关键。热学则要深入理解分子运动论和热力学定律,尤其是熵和能量守恒的概念。电磁学相对复杂,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核心,需熟练掌握。的光学,波动光学和几何光学都是重点,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的理解与计算不容忽视。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理解与实践应用并重。对每一个概念,不仅要明白它的含义,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比如,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仅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更深层次的是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对公式,不能死记硬背,是要理解其推导过程,这样在遇到新的问题时灵活应用。
,做题是提升的关键。凭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特别是对电磁学部分的复杂计算,一定要有耐心,多动手做,熟能生巧。对光学中的实验现象,凭模拟实验或者实际操作来直观感受,这样记忆会更加深刻。
利用好网络资源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许多优秀的在线课程和论坛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讨论平台,帮助解决困惑,拓宽视野。
保持对物理学的热情和好奇心,这是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尽管“普通物理B”难度不小,但只要用心去探索,用勤奋去积累,就一定能够克服挑战,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