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上海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书是肖秀荣那本1000题和风中劲草三套,肖秀荣的书说是‘1000题’,其实怎么也得有3000,所以也就是说这3000题加上风中劲草那整整一册书我全都做了一遍,合起来怎么也得做了4、5000道政治选择题。当然我当时在学时并不是追求数量,只是希望自己多见识一些题,而且这些题我做完一遍后的错题以及当时蒙对的题我都用笔做下标记,然后第二遍再做时专门做那些错题,第二遍又做错的再重点标记做第三遍,第三遍后第四遍……是的,政治的这两册题我做了近四遍,甚至马原那章因为难我做了更多遍…...所以政治的复习真的是问心无愧了,在当时的复习过程中也感觉良好,至于怎么就考了那么低的分数,真的只有声叹息了。政治要想拿高分选择题一定要抓住,选择题是考好的关键,尤其是多选题。所以,多练习还是有必要的,多看看答案分析,多想想出题人的思路。总的来说,政治复习应当要多练、多看、多想、多比较、多总结,知识面广对做对选择题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平时复习中要多关注热点问题。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充分准备。首先,我选择从基础知识着手,使用的是李永乐的教材。我没有完成书后所有的练习题,而是反复研读了三遍书籍,每次阅读都会做好标注,并在每次完成后分析错误原因,提炼关键知识点。当基本概念逐渐熟悉后,我又进行了一次全面复习,这次我开始做笔记,记录下自己仍需加强的部分。我认为记笔记至关重要,但如何记则取决于个人。我不推荐在第一次阅读时就抄写下所有定义和难题,这并无实效,因为你那时可能还未真正理解。到了强化学习阶段,当你第二次通读全书时,才是开始做笔记的最佳时机。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要做透真题,就算做了3遍还会错。第一遍生词字句,逐一排查不留死角。第二遍分析文章结构,翻译10篇左右。第三遍分析题目与答案,无论对错,都要给自己一个解释。独立思考,有能力放弃参考书解析。做对题目才是核心。阅读: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因为100分的考研英语四篇阅读就占到40分,超过三分之一的比重让所有考研的同学不得不重视它,但是阅读的难度也是比较大,很多同学也是很头疼啊~作文,是在做第二遍真题时开始自己尝试的写作。当时自己就是无论写不写得出来都要写出来,目的是练习手感和临场感。大约自己写了7-8篇左右,后期就是准备的模板,融合了3-4个模板。因为自己之前练习过写作,所以作文这方面没怎么担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材料科学基础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晶体结构、相图、材料性能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础。对每个概念,我都尽量去理解它的本质,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例如,理解晶体结构中的晶格参数、晶向和晶面指数,需结合空间想象能力,这凭绘制和分析简单的晶体模型来帮助理解。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材料科学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实验技能和实际应用。我经常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阅相关实验报告和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尝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理论中。有机会,参与实验室的工作也能大大提升对材料性质和加工过程的理解。
再者,重视计算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材料科学基础中的许多问题需凭计算解决,如相图解析、材料性能预测等。我建议多做习题,不断训练自有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或者寻找相关的案例进行参考。
关注学科交叉。材料科学与物理、化学、力学等多个领域紧密相连,拓宽视野,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理解材料的热力学行为,就需扎实的化学热力学基础;分析材料的机械性能,则需掌握一定的固体力学知识。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是保持知识鲜活的关键。我通常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小测验,以此检查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