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财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上海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这次感觉政治大题改的比较严。政治关键选择题,书不在多,看一本就够了,关键是弄懂,在弄懂的基础之上能多看几遍就多看。第一遍看的慢也没关系,我看书慢就着急,我当时这样告诉自己,弄懂了哪怕只要一遍就够了,也不要囫囵吞枣看很多遍,那样根本没用。关于是否做题,我个人觉得最好把做题的时间省下来放下理解红宝书上,书中每一句话都要认真理解。后期看时间安排在做题。模拟题,见一套做一套,但做错的一定要认真分析。我犯一个大错每次错完不愿分析,导致后来还是反复错。譬如后期,肖四,任四,最后五套卷,风中劲草的模拟三套等。最后一个月可以选择一本大题资料来背,一般都是背肖四在加上自己选择的其他资料,如果前期书理解的透彻,背起来很快。最好,模拟题的大题自己想一想怎么答,特别是哲学,哲学要答的论点其实总结起来不多,同学们可以在看哲学的时候有意识的总结下,在看看模拟题关于哲学部分的题怎么用到这些观点的就可以了,自己做总结。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暑假开始复习的,一边做题一边看李永乐的全书,但是不建议一开始就看,因为很乱还较难,等看完课本有基础了再看比较好。就这样上课做笔记,然后看李对应的章节知识点、例题及习题,也是两天左右一章吧,大概十天左右吧完成。暑假之后全书第一遍已经看完,也有了自己的强化笔记。然后就开始全书第二遍,并且复习笔记,十月之前尽量完成这项任务,之后就是做真题了,真题很重要建议大家至少做两遍。
考研英语方面:
在撰写时,首要任务是准确理解题目的意图,确保论点既稳健又有深度。尝试频繁使用复杂的词汇和从句结构,开头、衔接和结尾句都应精心设计。利用暑假初期来着手准备,随后每周坚持练习一篇小论文和一篇大论文。对于小论文,可以借助模板,但大论文则需体现个人的英文实力,需要通过强化训练来提升。研究高质量的范例文章,关注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并结合王江涛的写作样本,提炼出个性化的模板,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机械记忆,而是要强调逻辑思维,确保句子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亲自动笔完成历年真题作文,同时注意字迹美观。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这是所有经济分析的基础。不仅要理解市场如何凭价格机制调整供求平衡,还要学会应用这个理论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对供求模型,要深入理解它的图形表示,熟悉移动的因素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均衡点。
宏观经济学部分,重点关注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货币银行学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国民收入核算公式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需熟练掌握,并能进行实际计算。经济增长理论则要理解储蓄、投资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货币银行学中,理解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和货币政策的效果至关重要。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理解它们的实施方式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部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是重点。消费者选理论,如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是理解个体决策的基础。生产函数和成本理论则是企业行为的关键。市场结构理论,如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需理解不同市场的特点、厂商的行为及价格决定过程。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策略。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理解原理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多做实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这有助于深化理解。定期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框架。
做题和模拟考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也要注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适应考试环境。
不要忘记关注经济学的最新动态,阅读经济学期刊和论文,这样不仅拓宽视野,也可能在论述题中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