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苏大社会学院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苏州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从一开始就感到自学政治缺乏明确的方向,于是购买了官方的《大纲解析》。初次阅读,大约用一两天时间研读完马原和毛中特的一章,特别是毛中特的五到七章,我花了超过一周的时间。在此期间,我专心致志地手动整理关键笔记,这个过程确实缓慢,每天需投入约三个小时来学习政治。每看完一章,我会立即完成相应章节的肖秀荣1000题选择题。接下来,我转向史纲和思修的学习,史纲部分大约用了四天,而思修则用了一整天的时间(那天我没有处理其他事务)。这两部分我没有做笔记,而是直接在书上标记重要内容,因为难点和重点主要集中在前面两个部分,史纲和思修相对较简单。补充一点,书中的第五部分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阅读。第一次复习时,我对政治理解得极其缓慢,甚至看完后几乎没有任何记忆,当时简直觉得不可能记住所有内容。在这个阶段,我不需要准备大题,因此没有看练习册中的简答题。到了第二次复习,速度明显加快,对照笔记和书上的标注,练习选择题,每天大约花费两个小时。此时,我们仍未开始背诵大题。这时,我购入了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发现它对提高选择题的准确性非常有帮助。
考研英语方面:
尽管英语学习的资源丰富多样,但关键知识点始终如一。我采取了一种简便快捷的策略(毕竟时间紧迫嘛),那就是钻研历年真题。首要任务无疑是积累词汇,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最好在10月前就能熟练掌握所有必备词汇,以免成为备考的短板。真题堪称最为核心的参考资料,主要的学习模式就是反复做题加翻译。完成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后,建议每日手动翻译一篇文章并理解其含义,这将极大地提升你对考研英语命题规律的认识。这样的努力在面试阶段也会显现成效。对于应试作文来说,王江涛的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国史是一个深度和广度并重的学科,涵盖了从远古到现代的历史变迁。在复习时,我将历史时间线作为主线,按照朝代顺序进行梳理,确保对每个时期的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社会文化有清晰的认识。对每个阶段,我都制作了详细的时间轴笔记,帮助记忆关键点。
理解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至关重要。比如,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政策的关系,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与其衰落的原因等。这种深层次的理解需阅读大量史料和学术论文,不断深化思考,形成自有的见解。
再者,重视专题研究。例如,中国古代的经济变革、思想文化的发展、对外交流等都是常考的专题。我会选几个自己感兴趣或认为重要的专题深入研究,凭对比分析,增强理解和记忆。
我还特别注重提高解析史料的能力。这不仅需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还需批判性思维。我会定期做些史料解析题,锻炼自己从繁杂的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
至于复习资料,除了教材,我推荐使用《中国通史》、《中国历史地理文献选读》等经典著作,结合《中国历史纪事》等期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在线资源如“中国知网”也是获取学术论文的好地方。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训练不可忽视。这些题目能帮助熟悉考试风格,提升答题速度和效率。每次做完一套题后,都要认真分析错误,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