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化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北京化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七月底开始了政治学习,大致分为三个时期。首期是从七月下旬到九月底,主要是全面梳理各个科目的基础知识,通常每堂课后会有少量练习题,我倾向于先自行尝试,随后听取教师的解析来加强理解。在这个阶段,也可以同步进行《1000题》的练习,听完一个单元后配合《1000题》来巩固记忆,因为政治知识点繁多且大多数考生初次接触,很可能前一天记住的内容第二天就会遗忘。通过解题,也能更好地识别出关键考点和易设陷阱的部分。首次做《1000题》时不建议直接在书上写答案,以免影响后续的答题。我个人的习惯是,在纸上记录答案,核对后在书上标记错误的题目,以便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挑选重点。这一阶段,我对政治的学习时间安排相对自由,通常在感到其他科目疲劳时穿插学习,注重理解性记忆,可作为大脑休息的科目。
十月份到十一月中旬是第二阶段,我依旧侧重于选择题和基础知识点的强化,并结合使用《肖秀荣时政》。这段时间的日程更为规律,早上大约花费1到1.5小时重温讲义内容,特别是那些需要记忆的选择题考点。晚上则留出半到四十分钟,重新做一遍第一遍做错的题目,如果再次出错,需要剖析原因,专注记忆涉及的知识点。经过这两轮,对选择题的掌握应该会有所提升。此阶段还可以融入《肖秀荣时政》,闲暇时翻阅几页,书中的重点内容会用黑体突出,其余部分有助于深入理解。时政书附带的选择题最好做一做,因为这些题目按专题呈现,如同微型文章,可能难以抓住考点,通过解答选择题,能更清晰地辨认出考点所在。肖老师的时政题预测非常准确。
最后一个阶段,即十一月中旬到考试之前,主要精力放在准备大题,同时持续记忆选择题考点。大题部分没什么捷径,就是反复背诵,我主要背了肖四及部分肖八,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多背一些内容。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复习,首先看教材,看看理论和例题就行了,课后题不用做,又多又没用,六月份开始做复习全书,数学资料我也买了不少,然后才发现数学做题在于精而不是多~好好研究复习全书,线代再做做李永乐线代讲义,这些刷完两遍再做其他题~十月份开始做真题,我做了张宇的30年真题,一天一套做了一个月,你不要这样哦,一天做两套吧,因为上世纪的题比较简单~十一月份开始做模拟卷,都很难,尤其张宇的,耐心做吧,做不出来就看答案,重要的是理清思路,想想为什么自己想不到要这样做呢?!做模拟卷时真的会想要放弃考研,这时,你要控制你计几,坚持下去。十二月份我又做了做错题,好好维持了一下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在最后的冲刺时期(12月初直至考试前一天),主要任务是重温笔记,构建作文模板,并进行适量模拟测试。集中精力回顾已完成的真题和笔记,尤其是针对错误题目和知识盲点进行深度复习。同时,整理已编写的作文,归纳各种主题的常规论述结构,尝试提炼出适用于多种情况的作文框架,这将有助于在实际考试中迅速构思文章。建议预留1-2套真题,在考前1-2周内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安排进行模拟练习,以适应考试流程。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的理论基础至关重要。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如连续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线性时不变系统等是第一步。对这些基础概念,你需做到能够灵活应用,不是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例如,要清楚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区别,并能凭傅里叶变换或Z变换进行分析。
深入理解和运用系统的性质,如因果性、稳定性、频率响应等,是解题的关键。我会建议你多做一些关于系统函数H(s)或H(z)的计算题目,以此来加深对这些性质的理解。学会如何从系统函数推导出其特性,这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再者,信号的描述与转换也是考试的重点。傅里叶分析,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都是常考的内容。尤其是傅里叶变换,它是理解信号频谱的基础,对通信工程的理解尤为重要。对这部分,我推荐使用定理和图表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帮助你更好地和理解各种变换形式。
,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了解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基本特性,以及如何凭系统函数实现它们,这些都是需熟练掌握的知识点。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的比较也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做大量的练习题和历年真题是必不可少的。你尝试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系统,分析其性能,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