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同济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同济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等到十一开始买本全书之类的,政治的复习资料是这么回事,教育司会把当年的知识点重新编一下,然后出一本书,叫做红宝书(这是教育司出的,内容无任何删减,就是重点没给画出),大家所熟知的任汝芬序列一,就是根据红宝书,几乎什么都没变,然后给你用蓝色的标出重点,其余完全一样,还有肖秀荣的都一样,我建议看任汝芬的,排版好。看一遍后就做模拟题,任汝芬序列二也行,肖秀荣一千题也行,个人建议肖秀荣1000题,因为任汝芬的答案没解析。 接下来,自习室里还有我的研友开始都开始背《风中劲草》了,江湖传言这是一本编写的非常好的材料,知识体系划分的非常明显。但是可能我不太习惯该书的编写方式,所以三大本材料我浅尝辄止了,当然,我还觉得他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最后一个月的时候买本肖秀荣的时政,最后冲刺背肖秀荣的冲刺考点必备,最后就是押题,任汝芬会出最后四套题,他的选择题不错。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很重要,尤其是简答题,今年算是压中两个吧。要想考高分,就好好背冲刺考点必备这种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从三月份到四月底专攻高数课本,课后习题很重要,把例题和课后习题做好后高数基础就算不错了,当时我没重视课后习题也导致后来练习真题的时候屡屡碰壁。高数资料我用的是李永乐的全书的高数部分,线代和概率论没看教材,概率论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有点难度(大二的概率课没有认真听)但如果学进去了就觉得是最简单的部分。把上面介绍的资料做了三遍之后(买全书的时候附赠了一本配套练习我也做了一遍,这个不做也行)就到了十月底中,从十月中到十二月初专攻真题,我做了将近20年的真题,最好每天一套,看着时间做,一定要训练做题速度,把不会的或者不确定的标出来,最后对照答案批改得出分数,并把不会的题目所涉及的全部知识点对照着之前的资料再复习一遍,所有的真题做完一遍之后然后再做第二遍。注意留着近两年的真题在考试前几天练手,12月之后最好再把之前的基础部分的定义笔记啥的重新记一下,有能力的可以做模拟题,我用的是张宇的最后四套卷,这个难度挺大的。另外,我也买了660题,里面全是选择和填空,但是做了一点儿觉得太难就放弃了,因为实在是没时间,建议11月份之前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做一下,对选择填空帮助很大。着重强调一遍,一定要打好基础,别急着做真题,大纲上要求的知识点必须必须全掌握了,千万别漏掉任何一个,哪怕你觉得不可能考的,这是血的教训。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积累:一定要每天积累单词量,这是阅读的基础。我是按照两种方式,一是用新东方的《考研英语乱序版》坚持每天复习300个单词,我比较专一,一直坚持这本厚厚的单词书(看到最终被我翻到很旧,超有成就感),每天早上记忆以及晚上睡前记忆一遍,可以巩固加强。二是使用单词记忆软件“百词斩”,这个软件有助于自己利用碎片时间记忆(吃饭排队、坐车的时候)。单词的记忆需要贯穿于复习的全过程,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而言更为重要。十年真题至少刷两遍。最后稳定在4篇阅读的总共错题数永远在0-4之间。完型可以不练也可以。作文练字可以用一下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字帖》。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是一门融合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学科,它要求既要理解各种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又要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基础理论部分,如齿轮、轴承、连杆机构等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是考试的重点。这部分需深入理解和记忆,因它们是构建整个机械系统的基础。
计算能力的训练必不可少。机械设计中涉及到大量的尺寸计算、强度校核、寿命预测等问题,这需熟练掌握相关公式,并能灵活应用。在复习阶段,我会凭做大量的习题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对每个公式,我都尽量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也能更快地找到解题思路。
再者,实践性是机械设计的一大特点。理解并绘制机械图,比如装配图和零件图,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学习AutoCAD或者其他绘图软件的操作,以及理解ISO制图标准,是非常必要的。我建议大家多动手画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形,这对理解和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关注最新的科技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机械设计不仅停留在传统的机械设备上,现代的机械设计更多地融入了数字化、智能化的理念。了解并思考这些新技术如何应用于传统机械设计,为答题增加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