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林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 我是11月才开始背政治(我很早就在看书了,大概七月份开始),推荐风中劲草编写的那本,重要知识点一目了然,让大家有的放矢。政治除了背书之外,还要多做题,尤其是最后20天,会有很多政治资料铺天盖地而来,我建议还是要看看,很有可能遇见原题哦。记忆中最深刻的莫过于每天晚上十点去我们学校24小时开放的自习室背政治,那里人山人海,甚至连落脚地都没有,大家都为了考研而战,在那里,我还认识了很多研友。
考研数学方面:
从九月起,我开始了复习,遇到独特的解题策略,都悉心整理成一本精粹的笔记。我完成了660题的训练,并且重做了暑期时遇到的困难题和错误题,以及660题中的错题和难题。进入十月,我便着手历年的真实试题。我没有从头做起,而是从2005年开始一直做到2019年,初期几乎每天都做一套,后期则调整为每隔两三天一套,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一系列真题。我想强调的是,每个人的进度不同,做题频率可灵活调整,但每一题都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完成后认真批改,确保理解并解决难题。完成真题后,我接着做了李永乐的六套冲刺卷和张宇的八套卷,这些卷子难度较高,不必过于纠结得分,主要目的是巩固知识和保持手感,不做硬性要求。剩下的时间里,我一边做冲刺卷,一边回顾之前的所有错题,不断温习练习题、660题、真题和模拟卷中的错误部分。到了十一月以后,我每天投入大约四小时来学习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词汇回顾策略:可以利用考研词汇集锦之类的资源,它们很有帮助。大约有5000个考研词汇,我计划每天掌握100到200个。即使我不能全部拼写出来,但只要能认得就行。在日常做题中遇到生词,我会查阅并储存起来。对于完形填空,如果在考场时间紧迫,这道题就得果断放弃,基本上不需要特别投入时间去准备,一些小窍门可以在自我练习时自行探索。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一门融合了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在环境中,特别是污染治理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及其调控。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如生长规律、代谢途径等,是基础中的基础。你需熟悉并掌握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生态分布,尤其是那些在环境工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菌种。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重点在于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过程,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转化,以及污染物的生物修复。这部分内容需结合化学知识深入理解,比如微生物如何凭氧化还原反应分解有害物质,以及这些反应的酶促机制。了解各种生物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等)的工作原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也很重要。
再者,实验技能的培养不容忽视。理解并能独立完成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鉴定等基本实验操作,对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至关重要。理解并分析实验结果,进行问题的解决和创新性的思考也是考察的一部分。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实践”的模式。理论部分尽量理解透彻,凭画图、做笔记等方式加深记忆;实验部分多动手,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对复杂的微生物代谢路径或工程技术,构建思维导图,帮助理解和记忆。
关注科研前沿动态,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不仅能够扩大知识面,也能提前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这对答题和未来的学习都非常有益。定期自我检测,做历年真题或者模拟题,找出自有的薄弱点并及时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