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浙大电气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浙江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其实政治我是复习的比较晚的。从9.18左右大纲出来,看精讲精练,同时边做1000题。1000题比较好,但题目有点老。政治每天看一点点。一直到10月中旬精讲精练还没看完。时间来不及,就连忙将精讲精练扫尾。之后就是做模拟题的选择题。肖秀荣老师的8套4套,还有5年真题(真题其实很有用)。做完这些题后,再把1000题错题看了一遍,上面那些模拟题错题也看一遍。在做题的时候,不熟悉的和错的都在书上划下来。这时,就可以再看一遍精讲精练(形成知识框架)。这样,选择题基本上复习的比较好了。然后仔细分析5年真题的分析题,再看看那些模拟题的分析题,其实规律还是很明显的。基本上那些章节的哪些内容会出分析题都能够比较容易的看出来。我又把肖秀荣的核心冲刺考点背诵拿来背。之后专门背4套卷的分析题。考前还搜集了一些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无论是18年还是16年,都有许多人在这个科目上失利。要取得数学高分,我认为有两个关键因素:充足的练习和坚定的决心。首先,建议采用李正元和范培华合作的粉色封面全复习书,内容编排得当,难度适宜,并配有实用的习题集。此外,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是公认的优秀参考资料,毋庸置疑。至于小题部分,660题或1000题任选一本足以。完成一轮学习后,整理错误并重新做一次,接着就可以开始系统的强化训练。进入后期阶段,历年数学三的真实试题是必备的(尽管近年来难度有所提升,题型变化,但仍需重视)。另外,可尝试合工大超越五套题(13-18年)和共创五套题(15-18年),这些题目的综合性强,难度适中,非常适合考研者,如果有余力,不妨多做几次。如果还需要更多的练习材料,可以考虑《最后超越135》,李正元和范培华的《数学预测试卷》,以及李永乐的《决胜冲刺6+2》。关于坚定的决心:18年的考研中,我在最后十分钟凭直觉猜对了三道选择题,这不是偶然。面对难题时,保持冷静至关重要。如果你准备充分,感到困难,那么其他人也可能同样面临挑战。那些提早交卷的人未必就是高手,毕竟谁没算错过呢?大多数提前交卷的可能只是放弃了。当然,考前可以通过张宇的最后8套卷和4套卷来锻炼心态,让自己的心脏变得更强大。以上只是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考研英语方面:
进入十一月,我们得重视起时间管理,时间的宝贵不容忽视!就拿我自身举例,以前考四六级时,自认为时间绰绰有余,就没太当回事,结果答题时头晕脑胀,差点没能完成!到了十二月,你可以考虑购入朱伟的小黄书来背诵,不过如果你的英语功底深厚,作文部分自然不必费心。我想分享一下提高阅读速度的心得:关键在于扩大视野。以往读得慢时,我往往逐词理解,而现在,我会迅速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宾,一眼扫过整句话。此外,随着对英文段落结构的熟悉,不那么关键的信息我只需一瞥就能略过。我的语法知识并不扎实,全靠多练习积累经验。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控制理论是自动化领域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两大部分。经典控制理论主要涉及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等,这些内容需理解并熟练掌握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性能指标计算以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步骤。我个人认为,这部分的学习关键在于多做题,凭大量的练习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则包括状态空间法、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等内容。这部分理论较为抽象,但却是控制领域的核心。理解状态变量的概念,学会建立状态方程,以及如何进行系统的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了解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和Lyapunov函数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部分的学习,我建议配合实际案例和计算机辅助工具,如MATLAB的控制系统工具箱,以帮助理解和应用。
对复习策略,我认为首先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清晰地知道每个知识点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尤其是那些看似抽象但其实有实际含义的概念。再者,不断凭做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解,无论是教材后面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是很好的练习材料。可能的话,找到一些研究论文或者实际项目去阅读和分析,更直观地看到控制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这对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非常有帮助。
至于时间管理,我建议每天都要有一定的固定学习时间,要分配好各部分的复习比重,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也要关注前沿动态和技术应用。定期自我检测,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