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首师大物理系科学技术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首都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文科生,我对政治并未投入过多精力,最终成绩还算过得去。遵循前辈的建议,我选择了几本业界知名的政治辅导书籍,包括教育部大纲解析、风中劲草的核心知识点、肖秀荣的1000题、真题解析、8套卷、时事与政治以及4套卷,还有任汝芬的4套卷。大约在9月20日左右,随着红宝书的发布,我开始了复习之旅,每天阅读两章节,并配合1000题练习。
在9月至11月期间,我专注于选择题训练,真题中的选择部分也进行了演练。完成第一轮学习后,我结合风中劲草的知识点和1000题的错误题目,快速地进行了第二轮复习,因为近年来选择题的趋势更加灵活,常从不起眼的细节中设题,所以我特别注意了每一个知识点。
接下来是肖秀荣的各种模拟题集,包括时事内容,尽管分数不多,但通常较为简单。至于大题,不必过于焦虑,12月份开始集中背诵,主要是掌握答题模板,多背诵就能逐渐掌握答题技巧。个人认为任汝芬的4套卷质量一般,但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非常好,特别是大题,务必全文背诵。20题虽篇幅小巧,同样值得一试。
考试首日,由于太过紧张,我犯下了将正确答案改成错误的愚蠢错误,这让我十分懊悔。对于大题,应清晰列出要点,如果记不清楚,可以适当发挥几句,因为阅卷老师没有太多时间细看每一道题。大家都说政治是一门短期内投入产出比高的学科,多背诵总是有益无害的,所以建议尽早开始政治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包括三个方面:词汇、阅读和写作。因此,词汇至关重要,必须投入精力去记忆,尽管这可能是个繁琐的任务,但它是根基。然而,整天捧着单词书死记硬背不仅单调无趣,效率也不高。这里有两个提议:首先,利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在零碎时间里分批记忆,重复是关键;其次,通过阅读来学习词汇,我一直倾向于这种方式,因为我不喜欢孤立地记忆单词。我大致背诵了三遍,相比那些学神来说可能较少,主要是我在早期复习时走了些弯路。建议大家从一开始就专注于背单词,并在做真实试题的过程中收集并掌握新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物理学史,这不仅仅是一门关于科学知识的学科,更是理解科学精神和发展脉络的关键。物理学的发展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探索的历史,从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到牛顿的三大定律,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每一个理论的提出都是科学家们对自然界的深刻洞察。深入理解这些历史事件背后的思想进程,比单纯记忆知识点更为重要。我的建议是阅读原著,如《科学史上的伟大瞬间》等书籍,配合讲解性的教材,如《物理学思想史》,这样更全面地了解科学家们的思考方式和理论构建过程。
综合物理是对基础物理知识的综合考察,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多个领域。这个阶段的学习需有扎实的基础,对每个领域的核心概念、公式和定理要有清晰的理解。我推荐使用《大学物理》系列教材进行复习,这本书系统性强,例题丰富,非常适合巩固基础知识。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大量的练习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我还经常参加讨论小组,凭与同学的交流,我能发现自有的盲点,也能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这是非常有益的学习方式。
在备考过程中,我坚持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早上用于阅读物理学史的文献,下午则专注于解决综合物理的问题。每周都会有一两天的整合时间,我会回顾一周所学,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这样的节奏我既能保持对两门科目的熟悉度,又不至于感到压力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