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制定政治计划时,你得先确定一下,你有没有一点点的政治基础,所谓政治基础,就是初高中有没有学过考过政治?或者让你说党的基本路线,你有没有一点模糊的印象,有的话那十月份大纲出来开始看,基本不晚,没有的话或者你为了保险,暑假就要开始了。看书主要看马哲部分,因为这部分需要理解,其他背诵就可以了。至于参考资料,我主要用了大纲解析,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时事政治,肖秀荣四套题,20天20题,其实用什么无所谓,只要认真做,都会有收获,我的体会是选择题一定要有一个回顾错题的过程,不能光题海战术,最后的大题一定要背背肖四,每年都有原题出现的,不过北京改的比较严,所以自求多福。
考研数学方面:
前期复习的时候就要把基础打好,看课本,看复习全书,认真做复习全书上的每一道题,不会的题目最好用醒目的东西标记一下,以后就会重点复习该题型。我一般把复习全书的题目写在笔记本上,然后再写解题过程,这样不至于让复习全书的答案影响到我做题的思路,最后竟然整理了四个笔记本,哈哈。第二遍依然认真看复习全书,查漏补缺每个知识点,把标记的题目重新做一下,仍然不会的就再用其他颜色重新标记。整理每章节内容,重点知识点专项练习一下最好。第三遍就相对轻松,把不会的题目,遗忘的知识点梳理一下,最后整体把握。数学要注意思路逻辑,没思路就不会解体,所以最后整理一下不同的题型对应的解题方法。比如求不同结构类型的极限对应的方法也会不同。数学真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做完,不会的内容再次梳理,举一反三。。模拟题是后期提升的必不可少的利器,市面上的模拟题不少,有时间就尽量做,做的越多越好。其他的模拟题都大同小异,可以选择性地做,比如李永乐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仍是词汇积累,起初我只是草率地记了一遍单词,随后便将其搁置,转而直接投入真题的练习。然而,在我用模拟试题评估考研准备时,我发现成果并不如预期,尽管熟记了一些常考词汇,但许多基础词汇依然陌生。每年的英语考试总会包含一些未曾出现的新词,仅依赖真题来学习词汇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务必对此谨慎对待。之后,我开始认真对待单词记忆,几乎每天都从头至尾复习。阅读理解方面,没什么捷径,就是多练,每日坚持做一些篇目以保持语言感觉,并且做完后要彻底理解,明确错误所在。对于令许多人头疼的写作部分,初期我感到无从下手,主要通过背诵模板,针对不同主题的作文进行朗读和背诵,写作时则按照这些范文的框架模仿,逐渐能够独立创作。我大概每星期写一篇作文,不能偷懒。随着写的越来越多,你会发现自己竟然爱上了写作,因为脑海中积累了太多的精彩句型。那时,你的困扰可能就在于难以抉择使用哪一个最佳。到了那个阶段,你就应该开始整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模板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经济学入门的关键。你需掌握供给与需求、市场均衡、机会成本、边际效用等基础理论。这些概念构成了经济学的骨架,后续的所有分析都基于此。理解它们的含义,凭实例去深化理解,这是第一步。
要关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结合。微观经济学主要探讨个体决策,如消费者如何选,企业如何生产;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环境,如经济增长、失业率、通货膨胀等问题。这两部分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的经济视角。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将两者联系起来思考,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
再者,模型构建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例如供求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等,这些都是经济学家用来解释和预测经济行为的重要工具。凭反复练习,提高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你会发现经济学变得生动且实用。
案例分析也是提升经济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从现实世界的经济事件中提取案例,用所学理论进行解读,这既能检验理解程度,也能增强批判性思维。你关注新闻报道,特别是关于政策调整、市场变动的内容,这些都是极好的学习素材。
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数据分析技能的掌握也很重要。学习如何使用Excel,甚至更高级的数据分析软件如SPSS或R,能帮助你处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这对未来的学术研究或者职业发展都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