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当代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资料跟着肖秀荣走准没错!9月份开始看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建议先看容易的史纲,再看马原毛中特思修。刚开始学不要贪快,每章每节认真看,不要对政治抱有太抵触的心理。看完一章精讲精练做相应的1000题,做的过程不要返回去看书,对完答案再去复习书中的内容。做题时写在其他的纸上,可以标记一下做错的题目,因为1000题最少做2-3遍。这里大概花1-1.5个月。10月份中上旬开始做真题,同时开始再看《知识点提要》,相当于《精讲精练》的简版,更突出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再做1000题,做错两次的题目特别标记。这里花1个月左右。9-10月重点还是在选择题上。11月份看《考点预测背诵版》,开始背诵主观题的答题材料。再做《1000题》,做错2-3次的题目要重点注意了,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时间都要搞清楚。完成《8套》的选择题,错误的题目标记,主观题的答案每天背一背。8套卷的选择考了很多犄角旮旯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形势与政策》小册子,看看就行。
考研英语方面:
我自己是大三下来了开始复习的,(后来还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最好是寒假就开始背单词和看长难句了。单词书用的恋练有词,因为里面的单词句子都是真题的,你如果听的次数多了,在后期做真题阅读的时候会觉得这些句子很熟悉,很简单,其实这样真的不好,真的会影响自己在考场上看见陌生句子时的反应。翻译我没有买专门的资料来练习,都是用张剑的英语阅读的黄皮书,每一篇都给划了一两句长难句,我的方法是拿一个专门的本子,做完阅读把长难句先抄下来,再自己翻译那个长难句,然后再把标准翻译抄在下面。这样对比一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自己哪里翻译的有问题。另外我做完阅读会习惯性的看一下全文的标准翻译,培养自己习惯英语的这种翻译方式。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历史脉络至关重要。当代中国史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现在的历史,涵盖了近百年的时间跨度。需清晰地梳理出各个历史阶段的主要事件、重要人物、政策变化等,形成一个宏观的历史框架。这样在答题时有条不紊,逻辑清晰。
深入研究重大历史事件。例如,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等,都是需深度剖析的内容。不仅要时间、地点、参与者,更要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和影响,包括它们如何塑造了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文化思想等。
再者,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容忽视。学习历史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实层面,还需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去分析问题。比如,如何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解读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现象,这既是考试的重点,也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阅读+笔记是最有效的。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尤其是权威教材和学术论文,提供全面的知识来源。做笔记的过程则是将信息内化为个人知识的关键步骤,它帮助整理思路,加深记忆。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这能帮助在繁杂的信息中找到关键点,避免临时抱佛脚。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我还发现讨论和交流非常有益。凭与同学或导师的讨论,听到不同的观点,激发新的思考,甚至可能发现自有的盲点。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建立好的学习小组,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