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陕师大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约10月才开始准备,开始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每天花费在政治上的时间相对较长。政治方面,我的分不高,借鉴意义不大。值得一提的是,政治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我当时做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遍,不夸张地说,三道错两道。但是,多练练,你能找到出题的感觉的。千万别放弃!!大题方面,我背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考前我很焦虑,失眠,看了卷子,才发现大题并不为难学生!另外,风中劲草的第一册,拎出了要点,有些帮助,第二册是练习,第三册是答案。(我没怎么做它的练习,不予置评)。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我没来得及背完。选择题还是有些帮助的。
考研英语方面:
我坚持每天都精读论文,大概每天用三页A4纸的量,其中包括一篇英译汉和一篇汉译英,之后还会进行总结。从九月份开始,一直到十一月,我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到了后期,我把复习的重点转向了之前整理的资料,每天会花一个小时回顾这些内容,甚至利用空闲的碎片时间也会翻阅。同时,我逐渐减少了每日的翻译工作量,只是为了维持那种翻译的状态。对于考试的答题顺序,我首先是写作(小作文15分钟,大作文25分钟),接着是阅读A部分(75分钟内完成),然后是C部分(22分钟),B部分(20分钟),完形填空(15分钟),剩下的时间用来检查和涂卡。有的考生可能会选择先做B部分再做C部分,但我连续两年都按照这个顺序来,初次考研时因为B部分较易所以没有问题,不过今年的新题型我花了30分钟还没做完,导致后面翻译和完形填空的时间紧张,再加上心态波动,影响了这两部分的得分。如果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翻译,即使新题型难度较大,你也能迅速完成,而如果新题型难,通常得分都不高,但这并不会对完形填空的答案产生太大干扰。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地理学是一门融合了历史与地理的交叉学科,它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历史知识,还要有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洞察。在这个科目中,中国古代疆域变迁、历代行政区划演变、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都是重要考点。你需熟读《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等基础教材,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
对历史地理的学习,地图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理解并记忆历史时期的地形图、政区图,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析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例如,凭研究秦汉时期的交通路线图,深入理解其统一六国的战略布局;凭明清时期的疆域变化,把握帝国边疆政策的演变。
再者,专题研究也是历史地理的重要部分,如黄河改道、运河开发、城市化进程等。这些专题需你进行深度阅读,理解其背后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影响,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比如,你深入探讨黄河的频繁改道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农业文明发展,或者分析京杭大运河如何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实践性学习也很关键。可能的话,实地考察历史遗址,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场景相结合,会大大加深理解和记忆。比如,走访西安古城墙,你会更直观地感受到古代城市的防御体系和规划理念。
做笔记和整理思维导图是高效复习的方法。凭笔记,你把复杂的信息系统化,思维导图则帮助你形成宏观的框架结构,清晰地看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