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林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我认为暑假启动是比较适宜的,因为需要覆盖的知识点确实不少。我们可以采取较为缓和的节奏,不用过于紧张。首先,我会阅读《政治大纲解析》,对于常说的“红宝书”,我的策略是这样的:初次阅读时,我只是快速通读,不做任何笔记;第二次阅读时,我会结合历年的试题,标记出关键要点;第三次,我就专注于记忆那些标记过的内容。我个人推荐使用肖秀荣的辅导材料,并开始做1000题,对于错题要多加回顾。此外,试着亲自解答一些真题论述题,以此评估自己的理解程度。持续不断地背诵也很重要。
考研数学方面:
1. 建立根基(自学大约需两个月):熟悉教科书内容。每一本书的课后练习都应该浏览。对于无数学背景的学生,选择一本权威教材,并依据数学课程大纲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和技巧。大纲未涵盖的部分通常不是考试重点。已有数学基础且自认为扎实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实施策略如下:阅读每个章节时做笔记,摘录关键概念和理论。接着尝试解答示例题目,若遇到困难再查看答案解析,领悟解题步骤。完成示例题后,可做课后习题进行实践,难度较高的星级题或附加题可忽略。如果自学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怎么办呢?答案是:多思考,多钻研。我遇到困惑时会做好标记,积累一定数量后向其他同学求助,每次都能收获颇丰,那些曾经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豁然开朗。因此,在自我思考基础上积极寻求他人协助至关重要!如此通读一遍教材后,你就能对知识有清晰的理解!接下来,进入关键环节——做历年试题!真题极其宝贵,推荐至少做三次,彻底掌握真题,考试就会变得相对轻松。
考研英语方面:
要提高阅读速度,首先要逼迫自己有选择地读不同专业不同内容的英语文章,从平时开始,在做题以外的时候自然地去读。当你自然地理解了一篇东西,哪怕是猜测到一些大意,这个速度比硬梆梆地去啃是快很多的。进入到十二月,真题做的就只剩两年的了。这两年是打算留在最后模拟用的,一直没舍得做,所以就又买了张剑的最后5套卷。这套卷子可是把我整惨了,有一次四篇阅读只对了5道题还是6道题,合计算起来,总分考到40都成问题,为此还整整崩溃了一下午。不过,看论坛上大家情况差不多,也就没再计较了。最后两周的时候,把近两年的卷子做了,大概都是错了三个的样子,抱着60+的心态就上了战场。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一门融合了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在环境中,特别是污染治理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及其调控。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如生长规律、代谢途径等,是基础中的基础。你需熟悉并掌握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生态分布,尤其是那些在环境工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菌种。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重点在于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过程,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转化,以及污染物的生物修复。这部分内容需结合化学知识深入理解,比如微生物如何凭氧化还原反应分解有害物质,以及这些反应的酶促机制。了解各种生物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等)的工作原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也很重要。
再者,实验技能的培养不容忽视。理解并能独立完成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鉴定等基本实验操作,对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至关重要。理解并分析实验结果,进行问题的解决和创新性的思考也是考察的一部分。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实践”的模式。理论部分尽量理解透彻,凭画图、做笔记等方式加深记忆;实验部分多动手,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对复杂的微生物代谢路径或工程技术,构建思维导图,帮助理解和记忆。
关注科研前沿动态,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不仅能够扩大知识面,也能提前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这对答题和未来的学习都非常有益。定期自我检测,做历年真题或者模拟题,找出自有的薄弱点并及时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