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物理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南京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一门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的课程,然而,它又可能是最能帮你拉分或者卡分的一门课程。所以,对于政治的复习,是需要讲究一些技巧的。我想大部分同学还是很想问,那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政治比较好呢,九月份是不是太晚了啊。最早的话可以七月份开始,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大概六月份左右会出来吧,和八月底教育部出的大纲解析不一样的地方很少。肖秀荣的系列资料质量都很高,按着出版顺序(每本书上都有说明)买就好了。政治需要的就是一本教育部出版的考研大纲,俗称红宝书,只要将这本书反复的看透,熟练掌握上面的重要知识点,政治就绝对不会拖你后腿。当然,也可以在看过几遍书本之后,买一本练习题来做,只做选择题,这主要是检测一下自己的复习情况。问答题可以在后期买一本押题宝典,多看看答题步骤和方法就可以了。至于选择什么书,就是见仁见智了,选择一本你觉得让你最舒服、最愿意去做的就可以了,因为每本书都是差不多的,只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全都不会压中一题。
考研数学方面:
我之所以在数学上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1)深入研读书本,并确保充分理解概念。(2)对待复习全书中的每一道题目我都一丝不苟地去做,大约用了六本厚厚的笔记本记录和思考,遇到难题从不轻易看答案,而是持续思索。如果实在无法解决,我会搁置一段时间,回头重新审视书本,找出问题所在,是基础知识没掌握牢固还是解题策略不足。之后的几天,我会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尝试能否解答。记住,复习全书是用来实践的,而非仅仅浏览。每道题我都仔细剖析,总结规律。随着积累的加深,难度自然降低。(3)如果有空闲时间,我会做模拟试题;若时间紧张,便专注于真题。真题练习时,我严格控制时间,如同真正考试一般。我只集中精力于课本、课后题答案、复习全书和真题,但消化得非常彻底,成效显著。数学是最有可能快速提升分数且拉开差距的一科。我的复习资料仅限于课本、课后题答案、复习全书和真题。首先阅读一章课本,接着完成相关习题,然后转向复习全书对应部分。初次通读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但这完全正常,不必焦虑。第一轮过后开始第二轮,此时要做笔记,记录重要知识点和公式,以便后续复习更有方向性。最后一步是攻克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书前半部分是讲知识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法,后半部分是长难句练习。在书上做笔记,学会一个句型后自己可以到后半部分去找一个长句子试着划分下成分。应对长难句何凯文的书就够了。我选择背单词的书是乱序版,真题是张剑黄皮书,21天将整本单词背了一遍,很多人觉得怎么可能!当时我采取的是将“21天攻克gre单词”的方法搬到了考研上,给自己列了表格,详细地安排了一下单词的记忆。这个方法的特点是“大量+高速”,实践证明有效。后期在真题阅读中边做阅读边记忆,效果很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一”通常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等基础物理知识,这些都是物理学的基石,也是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础。力学部分,你需对牛顿三定律有深刻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到各种物理问题中,例如振动与波动、天体运动等。热学则需理解分子动理论,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及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电磁学部分是难点,麦克斯韦方程组、电场、磁场、电磁波等内容需精细理解并能够进行计算。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不是死记硬背。对每一个概念,我都尽量去理解它的物理意义,不仅仅是公式。比如,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比记忆F=ma更有用。对复杂的问题,我会尝试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逐个击破,再组合起来理解整体。
做题是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我会定期做习题集,尤其是历年的真题,这些题目往往能够反映出考试的重点和出题风格。每做完一道题,无论正确与否,我都会反思自有的思路,分析错误的原因,从不断修正和提高。
实验部分也不能忽视,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凭实验直观地理解物理现象,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机会,尽量参与实验室的活动,亲手操作实验设备,这对理解物理原理非常有帮助。
,利用好网络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在线教育平台,它们提供了丰富的视频教程和练习题,作为教材的补充。
团队学习也很重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每个人都有自有的长处和短处,凭交流,互补不足,共享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