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建筑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素养并非短期内能速成的,有时候文科生的直觉甚至优于理科生的临时抱佛脚。但在复习的最后关头,突击学习往往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在过去,我可能会提议考生从暑假开始涉足政治,先熟悉基本框架和主线。然而今年,由于预计教材会有重大改动,为防止早期形成固定思维后难以调整,连肖教授都建议不要过早开始,最好等到九月大纲公布后再着手。为了避免后期繁重的任务引发过度压力和焦虑,前期的准备工作必须充足且有序。
在确保英语和专业课程扎实的基础上,适当地休息与学习相结合,可以提前预习政治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特别是那些涉及理解概念如剩余价值和资本构成的部分。对于常考的历史性时刻和各类文献,可以创建一个时间线来梳理,这样既能像阅读历史一样有趣,又能加深记忆。同时,注意政治语言的精确性至关重要,务必抓住题目关键词,例如“根本问题”、“核心问题”和“首要问题”各有其特定含义,此外,“中间分子”和“中间势力”也不能混为一谈。当然,每年的重要会议及其新提出的概念也需要了解,但这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后续肖教授的时事总结会涵盖这些内容,只需及时查阅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考察的是深度不是广度,我想强调的是这些书籍(比如双李、张宇、汤家凤、杨超等)要达到的是同一个目的,就是训练你自己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你要坚持在一个训练营里边踏实练习,提升自己的分析解题能力。我一共把张宇18讲看了3遍,9讲看了2遍。这个时候笔记也非常重要,一定要自己做笔记自己总结,查漏补缺,不要漏掉题型!!!10月份开始做数学真题,一边做真题,一边看18讲和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在整个准备期间,持续复习英语至关重要。我在二月启动词汇学习,用各种方法反复记忆,直至暑期,最终将庞大的词汇书精简成我自己整理的小册子。这样一来,临近考试时,我能专注于巩固那些难以记住的词汇,并侧重于真题的复习。词汇是英语的基础,一旦熟记了几轮词汇,再回头处理真题就会感到更加得心应手。通过了词汇关卡后,真题的训练就变得尤为关键。英语真题极其宝贵,需要我们专心致志地分析和归纳,每个人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新题型虽只有10分,但每题价值2分,与阅读题同等重要,因此不容忽视。由于可供练习的新题型真题不多,除了课堂上的真题复习外,购买一本新题型模拟题也是个好选择,尽管其难度和风格可能与真题有所出入,但它足以作为额外的练习材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学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它涵盖了生态学、化学、地理学、法学等多个领域。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是关键。你需对生物、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有深入理解,特别是化学中的水化学、大气化学和土壤化学,这些都是环境问题分析的基础。
环境系统的理解和应用是环境学的核心。要理解环境系统如何运作,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环境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这需你具备一定的系统思维能力,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环境问题。
再者,环境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是考试的重点。比如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不仅要了解这些问题的现状,还要理解其成因,更重要的是,要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就需你关注最新的环保政策和技术进展,阅读相关科研论文,提升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境法规和伦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熟悉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理解环境保护的伦理原则,将帮助你在答题时体现出全面的视角。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读-思-练”的模式。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并知识点;思考这些知识如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尝试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凭做题来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很重要,这有助于深化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我还推荐参与一些讨论小组或论坛,与其他考生交流,共同探讨难题,这样互相启发,扩大视野。条件允许,找一位导师或者参加一些研究项目,你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