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林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九月份教育部出的红宝书和肖秀荣的1000题都只简单刷了一遍,风中劲草也没背完,还好有老师给讲了很多重点帮助理解,让我少背了很多东西。肖四刚出时我就买了,不过一直没有做过,直到考政治的前一晚,我在旅馆把肖四大题简单背了一下,考场上结合昨晚背过的内容和老师讲的技巧把试卷写了个满满当当。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大学期间,我的数学成绩相当出色,同时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我就着手复习数学。首先,我专注于阅读教材,没有去做课后习题,因为我觉得那些题目数量庞大,有些繁琐。我更倾向于深入理解教材中的每个定理和定义,并亲自推导一遍。在这一个半月中,我专心致志地复习数学,每读完一章书,就会配合完成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相应章节。因此,在暑假来临之前,我已经几乎完成了整本书的练习。
暑假期间,我挑战了《基础过关660题》和《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回到学校后,我尝试了几套历年试题,能够在短短的一小时多内完成,感觉自己的状态良好。于是,我对数学的复习有所放松,偶尔做一些真题的部分来保持手感。十月份的国庆假期之后,我开始了颇具挑战性的400题训练。遇到难题时,我会花费将近三个小时去攻克,虽然过程有些艰难,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而对于较为简单的题目,我通常花两个小时草草解答后就结束了。第一次做这些题时,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当无题可做的时候,我又重新做了一遍,这次我投入了更多的专注力。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学习中,首要任务无疑是积累词汇。然而,面对那些只有单词和释义的书籍,我常常看了一会儿就觉得疲倦;尝试记忆单词、释义再加上例句,内容繁多,往往导致我在第二天几乎全然忘记。与同学交流心得也无法有效克服遗忘问题。实际上,考研所需的词汇量大约只有3000个左右,而大多数大纲和参考书列出的则是五千甚至更多,这无疑加大了记忆的难度。专注于这些核心词汇,它们仅涵盖考研相关的含义,顿时让我感到轻松不少,我的词汇难题就此迎刃而解!
按照导师为我制定的计划,起初每天攻克一个单元的单词;次日,我会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并学习新的单元。经过两三个轮回,我可以逐渐加快进度,比如第一天学习1到3单元,第二天则学2到4单元。备考期间直至考试前一天,都要坚持不懈,并结合做真题,你会清晰地看到自己稳步的进步。
另外,我想提醒大家不必过分专注于翻译部分。依我的经历来看,如果你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升,翻译得分自然也不会差。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化学是一门融合了化学原理和环境保护实践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存在形态、转化规律以及环境效应。你需牢牢掌握基础化学知识,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这些都是理解环境化学的基础。例如,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学等基本概念,会在后续的环境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
环境化学的核心在于污染物的行为和效应。你需了解各类污染物(如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等)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生物体和生态系统。这部分需结合实际案例来深入理解和记忆,比如DDT的生物富集、重金属的生物积累等。
再者,环境化学也关注污染物的检测和治理技术,如色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这些既是理论知识,也是实验技能。在复习时,结合实验操作手册,加深理解和记忆。
对学习方法,我推荐“三步走”策略:预习、听课、复习。预习能你在课堂上有目标地听讲,听课时要积极参与思考,复习则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做题和做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实践应用,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建议多看一些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这样不仅能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也能提升科研思维能力。组建学习小组,互相讨论,共享笔记,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