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考古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历史学院考古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南京大学考古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理科生,对政治那是相当担心。实在不想看政治那时候,就看晚了,十月看了一遍大纲,到十一月中旬开始每天下午看一下午政治,看一节做一节题,紧赶慢赶十二月之前终于又看了一遍大纲,提还没做完,囧。不知道的就问老师,包括马原的框架,之前老师讲过可我太懒没有记笔记,自己折腾了一个下午总算是弄好了,不是混混沌沌了。然后就做肖秀荣八套卷,风中劲草背了有三分之一,就是马原毛概史纲都背了点,做肖四任四,做真题,其实感觉这些都看完,政治选择题已经差不多了,你也有感觉哪些选项一看就不对。还有形势与政策,看的是任汝芬的。到最后一个月就开始背了,每天背会就,我看人家都背肖秀荣小册子,但是我背了几页就没背了,主要我是在特别讨厌背书,最后就背了肖四,最后考场上因为前期老师带着基础不错,大题即使没有背写得也很流畅,政治考的还不错。我想说,基本政治是你们最不用担心的科目,两年经验来看,只要背点做题,完全可以写上去的,放心。
考研英语方面:
坦白说,我对最佳复习策略一无所知。个人而言,我专注于阅读理解,觉得只要这个部分做得好,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再者,由于我个人有点完美主义倾向,非常喜欢尝试新题型,特别是句子排序题,有时还能做得相当出色。对于“英语应用”这类题目,不知你们是否曾核对过历年真题的答案,其实它们是有一定模式的。这次考试的题目较为基础,我在直接作答的部分仅犯了三个错误。写作确实值得投入精力去练习,毕竟无论将来从事何种工作,无论是与外资合作还是在外企,书写邮件或其他实用文档都是必备技能,平日里应多加积累。完形填空虽然不是我复习的重点,但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主要通过分析真题中的完形填空来寻找规律,对比不同年份的试题,可以发现某些知识点会被反复考察。我会把这些小题的考点和知识点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以便强化记忆。同时,适量做一些模拟题有助于巩固考点并学习新知识。但我不推荐将过多时间花费在这上面。
考研专业课方面:
考古学基础涵盖了从史前到近现代的各个时期,包括了考古学理论、田野考古技术、文物鉴定、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领域。在理解这些内容时,一定要注重构建一个全面的历史框架,将知识点镶嵌在这个框架中,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络。
在理论部分,如新旧石器时代的划分、古代文明的演变等,需深入理解并记忆,因这是考古学的基础。要关注国内外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动态,这不仅能拓宽视野,也可能成为考试的热点问题。
田野考古技术部分,实践性很强,但理论知识同样重要。比如了解各种探沟挖掘方法、遗物遗迹的记录方式等,不仅要在理论上理解,还应凭模拟实践来加深理解。对文物保护法规的理解和应用也是考核的重要方面。
文物鉴定是考古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熟悉各类材质的文物特征,如陶瓷、玉器、青铜器等,并掌握相应的鉴定技巧。这部分的学习凭查阅大量实物图片,对比分析,提高鉴别能力。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广泛阅读。考古学的研究资料丰富多样,除了教材,学术期刊、专业书籍、考古报告都是很好的参考资料。定期做笔记和思维导图,能帮助整理思绪,强化记忆。进行模拟试题训练,了解考试题型和难度,提前适应考试节奏。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很有帮助。与其他考生交流,共享学习资源,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提升自有的理解和思考深度,也能增强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