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软件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电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软件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华北电力大学软件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设立一本专门针对政治选择题的纠错手册在备考过程中十分有益,我甚至会在午餐后利用站立的时间反复查阅。我认为政治考试并不特别难,只要适度复习,通过分数线是完全可以的。没有必要提前太多启动复习计划,大四上学期,即9月或10月开始就绰绰有余了。关键在于掌握大纲,我购买了大纲解析并阅读了三次,同时配以一套1600题,同样也做了三遍。我没有看历年真题,因为我觉得对于政治而言,鉴于每年的大纲变化,购买真题并不必需,若要参考,选择题部分就足够了。关于《形势与政策》的书籍,任何一本都大致相似,随意挑选即可。接近考试时,我选择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并将所有题目都熟记于心,通常每年都会有几道题能被准确预测到。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结束后开始上阶段扫尾,之后做模拟题和真题,超越5套,张宇8+4,400题5套,李永乐6+2,真题04到19年穿插完成,基本每天一套。11月中旬后,老师会每周先约好完成哪些套题,对我的督促力也是极大的,懒就要抱大腿。主要就是因为每刷完一套,会回顾两遍以上,仔细看每个题型,我是光顾着做题嗨了,到考场上我是一个也没看出来。虽然有两三道大题题型在模拟卷上都出现过。然后又开始了第二遍李永乐,中间回了一次家待了有半个月左右,用了两个月,实际复习时间为一个半月吧;然后李永乐第三遍,用了一个月;然后李永乐第四遍,主要是把之前每轮的错题看了一遍,用了半个月;12月下旬开始真题,一天一套。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未尝试过模拟试题或针对性训练,原因是我觉得这种方式可能不太可靠,况且我连真题都没时间全部完成。大约五月份,我从1997年的英语一开始做起,此前主要精力放在背单词和学习语法规则上。起初,我每天只做一篇文章,用的是黄皮书。做题时,我会标记所有不熟悉的词汇,即使是模糊记得的也会标注。完成之后,我会逐字逐句对照原文翻译,对于翻译错误的单词,我会抄写到笔记本上,同时记录下不懂的短语,因为这些短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两个半小时甚至更久。我一直做到了2012年的英语一题目。那时已经是九月份开学了。
英语二的部分,从2007年至2009年是针对MPACC的,从2010年起才算是真正的英语二。我沿用了之前的方法,但做完后我会观看教师的真题解析视频,因为他们会分享解题策略,之前的我没看是因为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出题风格有所不同,他们还会分析干扰选项的设定。我持续做到2013年。这时,我会将每篇文章全文抄写在笔记本上,然后仔细翻译,并与参考译文对比。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忽略的一些问题。到了2014年底,我已经完成了8篇文章。通常,经过这一阶段,你的水平会有明显提高。于是,我又回头从2007年开始做,打算把2015年和2016年的题目留到最后阶段测试。起初一天只做一篇,后来由于已经做过一次,问题不再那么棘手,所以我一次做了两篇。同样的,你仍然会遇到不熟悉的单词,继续做好标记,完成后在原有笔记上突出关键词汇。回顾错误,思考为何出错,如果是因为翻译问题,就重新翻译问题部分;如果被干扰项误导,分析它是如何设局的,以及为何未能识别正确答案。这样一直做到2014年,那时应该是11月初了。
接下来,我做了2015年和2016年的题目,也是一边做一边翻译,确保不遗漏任何单词。看完视频后,我在第一天下午做一篇阅读,第二天处理翻译和写作,两者交替进行。等到这一切结束,差不多已是11月底。英语二的新题型相对简单且数量不多,我听了唐迟的讲解并完成了所有练习就没有再深入了,因为英语二的新题型真的很容易,目标是拿到满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软件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从需求分析到设计、编码、测试以及维护。在复习过程中,你需对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有深入理解,包括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开发等,并能灵活应用到具体项目中。要掌握基本的软件设计原则,如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蔽、接口分离等。
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是考试的重点。你需熟悉ISO/IEC 9126软件质量模型,理解软件质量的六个特性:功能性、可靠性、可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对软件配置管理和版本控制,Git的基本操作和使用场景需熟练掌握。
再者,数据结构和算法也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链表、树、图、堆、队列、栈等基础数据结构的理解和应用,以及排序、查找等基本算法的实现和复杂度分析,都是必须要扎实掌握的内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是最有效的。对复杂的概念或流程,凭绘制思维导图来帮助理解,对公式和算法,则需凭做题来巩固记忆。模拟试题的训练必不可少,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时间安排,提升应试能力。
实际编程经验也很重要。你尝试参与一些小项目的开发,或者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后期,尽量把大部分时间用于查漏补缺,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
保持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这是长时间高效学习的基础。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合理规划时间和休息,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