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北京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楼主的复习材料就是肖全套,从知识点精讲精练,到一千题,再到最后的肖四。教材的选择其实都差不多(个人感觉),根据个人喜好来就行。九月份开始慢慢的看精讲精练,厚厚的一本,从头到尾过一遍。开始做一千题的时候楼主还在看精讲精练(楼主最大的缺点就是懒)。基本功内容过后,等考试大纲出来可以买大纲解析看一下,之后还有风中劲草,知识点背诵版,楼主都买了,但都看的不精。建议大家买几本看好就行,不要贪多。考研前冲刺阶段除了肖四,楼主还买了蒋五。其它的没看。选择部分就靠基础功,基础扎实得分就高。分析题,要善于用知识点同材料结合,有很多同学在考试答题时只答知识点,忘了结合材料,这样得分是会很低的。平时复习一千题过程中的分析题要善于动脑,掌握思路就好,不需要动笔写。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期间的强化,高数十八讲和线代九讲很认真的第二次研读,后面做了张宇的1000题(最痛苦,最难熬,也是遇到的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你们做了自然明白)。十月份开始自己模拟数学考试,上午模拟,下午三个小时总结做过的卷子,重难点一步步的查漏补缺,一直持续到考试的前一天。同时跟着老师上课,学了不少做题的技巧和套路,还记了两大本笔记,我把笔记奉若至宝,因为它涵盖的面非常全,几乎是360度无死角,各种方法都很经典,方便你打开思路,当然,这都是后期我做真题的时候的感触了。有同学十八讲做了四五遍,我倒没有做那么多次,只做了三次,每一遍都是新感觉。只要你在学,就一定会思路慢慢的都打开。之后就是十月份的模拟,张宇的真题和八套卷,四套卷。在此就提一个事情吧,就跟老师说的一样,数学不能停,每天雷打不动三个小时做数学,卡点,时间一到立刻停笔。这个习惯从十一开始就一天也没断过。真题就这样,做完一遍又一遍,总共做了三遍吧,各种考场心态都练出来了,当然你如果想达到这种水平就必须把数学模拟真真正正的当回事。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的准备大概从11月份开始,主要是跟着王江涛的书,我每天会自己用自己的方法写一篇作文,然后给研友批改。不过因为其他科目复习的原因,后期作文的复习没有投入很多时间,冲刺阶段主要背了一些模版,总结了一个适合自己的模版。基础好的同学,建议好好复习一下作文,相比其他题型,提升分数容易。翻译我没有特别训练,因为可能平时复习阅读的时候已经对翻译有一个训练,后期做过一些真题翻译,内容很实用的,推荐。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如何使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仍能按照预期的方式进行工作。其核心内容包括系统的建模、分析和设计,涵盖了线性系统理论、状态空间法、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等。
掌握系统的数学模型至关重要。无论是经典的传递函数还是现代的状态空间模型,都需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对初学者,可能会觉得这些模型抽象难懂,但凭大量的实例解析和练习,你会逐渐发现它们背后的规律和实用性。
控制系统的设计部分,如PID控制器的设计,是考试的重点。你需理解各种设计方法的优缺点,比如Ziegler-Nichols法则、Smith预估控制等,并能在不同情况下选合适的方法。控制器参数的整定技巧也需熟练掌握。
再者,频率域分析和根轨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频率特性直观地反映出系统的动态性能,根轨迹法则帮助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这两部分内容需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
非线性系统和现代控制理论虽然可能不是考试的主要部分,但也需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Lyapunov稳定性理论,它是理解和分析复杂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工具。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多做题,凭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积极参与讨论,与其他同学一起解决问题,这不仅提高思维能力,也能你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定期回顾和总结,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