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师范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到9月份才开始复习政治的,用的资料就是肖秀荣全套,另加一本红色封面的风中劲草,其他什么资料都没有使用,我觉得只要紧跟肖老师的节奏,真的已经够了。我高中的时候是理科生,对于政治一点也不熟悉,所以刚开始看那本最厚的精讲精练时进度特别慢,整本书看下来一共花了一个半月,我觉得有政治基础的同学应该可以快很多,这本书主要就是打基础。在看精讲精练的同时做1000题,看完一章就做一章对应的习题,对照答案自己分析总结。接着就是做真题,大题目先不用管,前期应该专攻选择题,同样是做一套订正一套,仔细总结。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基础知识还是掌握地很不好,但此时已不可能再去看第二遍厚厚的精讲精练了,我就买了风中劲草,这本书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洁明了的方式表示出来,比较适合二轮夯基础的时候使用;而肖老师的精讲精练则讲得很具体,适合一轮打基础用。所以,那段时间我主要是一边看风中劲草,一边做肖秀荣的历年真题。一直到11月中旬,我才把所有的真题都做完一遍,但所有的知识点都很有感觉了。我虽然只做了一遍真题,但知识点也很熟悉了,因为我真的很认真地把风中劲草梳理了一遍,自己脑海中已经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到12月份,肖老师的4套卷、时事政治、专供背诵的小册子之类的也都陆续出来了,逐一买来认真学习就好。11月末12月初也应该开始背大题目了,但大家也知道,考我们这个方向的背诵量实在太大了,所以就我个人而言,前期背的东西几乎没有记住,最终就只背了8套卷和4套卷,其中4套卷是要烂熟的,8套卷则需尽可能烂熟,当然最好是二者都背得滚瓜烂熟,但我当时的情况是实在没有精力背。
考研英语方面:
我选择将新题型和完型填空留到最后,原因在于新题型相对容易(尽管我在考试时因坐错座位心态受影响,导致本应满分的新题型错误了三个,不过别担心,它真的非常简单)。至于完型填空,普遍来说得分都不高,因此我在考试当天也是留到最后处理,以至于在考前一周我才匆忙做了几篇真题中的完型。每日背单词是必不可少的,考研英语与四六级关联不大。我从五月开始接触真题,但选择了从1994年开始,专注于翻译练习,鉴于自己的基础较弱,决定从较为基础的部分开始。对于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同学,可以从2000年以后的题目入手。我总共大致研读了五遍真题,但我不想具体划分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这取决于个人情况。九月以前,确保每天至少投入五到六小时给英语学习。做题次数多并不等同于效果好,关键在于理解透彻,每道题都要吃透。作文务必亲自操练,可以借鉴模板,但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灵活应用。后期的自我模拟至关重要,这能让你深切体会到时间的紧迫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确,“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一门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科目。这就需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泛的视野。对教育学原理,理解并掌握教育的本质、功能、过程及其规律至关重要。教育心理学部分,需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包括动机、认知、情感等影响因素,并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至于中外教育史,要关注各个时期的主要教育思想和改革运动,了解其背景、影响及启示。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有几点非常关键。一是系统梳理,将各部分内容按照时间线或者主题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这样有助于记忆和理解。二是案例分析,凭实例来深化理论的理解,比如找一些教育实践中的案例,尝试用所学理论去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定期复习,知识点的记忆需反复巩固,凭做题、笔记回顾等方式保持对知识的新鲜感。四是深度阅读,除了教材,还阅读一些经典的教育学著作,提升理论素养。
在备考期间,我还特别注重真题的练习。凭历年真题,不仅熟悉题型和难度,更能把握命题人的思路和考察重点。每次做完一套题,我都会认真分析错误,找出知识盲点,及时补足。
我建议大家找到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伙伴,一起讨论、互相督促,共同进步。保持好的心态也是十分重要的,面对压力,要学会调整,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