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政传播学院传播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清晰地记得我的政治复习是从8月1日启动的。(1)首先,我用了《肖秀荣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炼》与《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每天我会阅读一章精讲,接着完成相应章节的1000题。推荐大家在暑假结束前完成这两本书,同时,读的过程中不妨构建每章的知识框架,不必一字一句抄写,只需简要概括,这样能避免后期知识点混淆。(2)9月份新学期开始后,我开始背诵精讲精炼,并重新做了一遍1000题,还加入了《蒋中挺强化通关800题》。同样的方法,背一章内容,做对应章节的题目。暑假初接触时因对知识不够熟悉,我得边看书边做题,效果欠佳,于是9月再次操练,加上800题,尽量减少依赖书本,遇到生疏之处加强记忆,及时填补知识漏洞。(3)随着《风中劲草》系列的发布,大约在11月,我开始背诵风中劲草并配合其配套练习,期间穿插着做《肖秀荣历年真题》的选择题。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有练习仅限于选择题部分。风中劲草是必备书籍,尽管背诵过程可能艰难,但能有效巩固知识点,它的一些归纳总结也有助于梳理思路。(4)背完风中劲草,考试将近,随之而来的是《肖八》和《肖四》。由于《肖八》先出,我立即开始了背诵。然而当我拿到《肖四》时发现,其中涵盖的几乎全部知识点都在《肖八》中出现过,几乎是原文照搬。我不确定每年是否如此,如果相同,直接背《肖四》即可,而《肖八》作为补充,但《肖四》至关重要,必须背,必须背,必须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一开始就专注于词汇记忆,反复研读了大学英语5500词库好几轮。接着,我就一头扎进了真题的海洋。我认为无需去做模拟题,因为它们的实际效用不大。自1997年起,我每天都坚持做一篇真题阅读,每次核对答案都让我感到无比煎熬!原本我以为阅读理解是最难的部分,但后来我发现完形填空和写作更为棘手。有时,我甚至一下午只能完成一篇文章。我喜欢做详细的笔记,尤其是那些复杂的长难句,我会摘录在笔记本上。因此,直到接近暑假时我才勉勉强强完成了2004年的阅读部分。暑假过后,我没有再背单词,后来由于时间紧迫,9月份我全力以赴地复习专业课程,到了10月,我又得开始兼顾政治学习。这最终使我没能完整地做完所有真题,连最近几年的都没来得及碰。最后两个月,我几乎只背诵了一些作文模板,几乎没有再看英语。时间管理真的太关键了,我就是因为这个吃了大亏。最后,我的英语成绩并不理想。
考研专业课方面:
新闻与传播学理论是一个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涉及到媒体的社会功能、信息传播的过程、受众分析、媒介效果等多个层面。在学习这个科目时,我认为理解和记忆理论框架是关键。比如,霍夫兰的说服模型、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等经典理论,需深刻理解其内涵并能灵活应用。关注当前的传媒热点事件,结合理论进行案例分析,能够帮助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增强理解和记忆。
新闻实务更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包括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对新闻采访,要熟练掌握新闻五W一H的基本原则,并懂得如何构建有深度的问题。新闻写作则要求熟悉各种新闻体裁,如消息、特稿、评论等,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新闻编辑工作中的标题制作、图片选、版面布局等都需具备好的审美和判断力。新闻评论则需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解读事件。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定期做模拟题,这不仅检验知识掌握程度,还能训练你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任务的能力。阅读大量的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提供丰富的实例和观点,帮助你拓宽视野,深化理解。
我特别强调小组讨论的重要性。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探讨问题,互相挑战,这样的互动学习方式能激发思考,提高学习效率。每个人的理解角度都会有所不同,这将有助于你全面地理解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