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统计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统计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厦门大学统计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今年花了心思的,因为去年政治几乎没过线,虽然去年总分也不错~我是从九月份开始准备政治的。政治分为马哲、毛中特、史纲以及思修法基和时事政治五部分,侧重点真的不一样。首先声明,不能光听课的,我是听了一章课程,看一下肖秀荣的那本书查漏补缺强化记忆然后就跟着做肖秀荣一千题,第一遍用铅笔做,把不会的题目标注出来然后擦掉答案,当第二次看的时候,只看标注出来的就好了,也可以考一考自己还记不记得答案了。说一说各小科吧,第一,先听了马哲课程,毕竟课时有限只能讲重点,有一些她跳过的部分也要自己看,不能她不讲就不看了,马哲部分变动小,所以用去年的书也没关系。第二,毛中特部分我还打印了讲义。听毛中特部分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宏观把握,就是每个小节做联系,对比,千万别拘泥于一个个小的章节,我听了一遍课程以后,很多时候会翻看讲义书,寻找对比联系,受益匪浅。第三,史纲部分,老师讲的内容不细,但是打基础够了,重要的是,听课以后会对今年的时政热点有了初步把握。第四,思修部分,思修很琐碎,听了课程以后,我的做法是,自己每天总结一章内容,八天总结完毕,就是在那种8开的纸上自己画结构图,自己写每一章的内容结构,很有用的。第五,时政呢,就是最后买了肖秀荣的那个时政小册子,反复看一下,耳濡目染,就ok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复习一般在下午和晚上,上午看数学容易困,数学最好先看一遍课本,做做例题课后题之类的,但是别纠结于课本,毕竟那不是大纲,我当初就陷进课本里去了,课后题认认真真做了两遍,现在看来纯属浪费时间!课后题别全做,做做计算就行。全书我用的张宇十八讲九讲,我觉得挺好的,尤其是高数,你值得拥有!数学题的套路一共就那些,万变不离其宗,自己多整理题目套路,类似的题型做个对比,会很受益的!把自己的笔记看个三四遍,甚至要求背笔记,由此可知数学笔记的重要性。基础阶段数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上课,做笔记,复习笔记,尽量看全书就行了。
考研英语方面:
翻译拿高分实际上涉及了一个语法的问题,因为在我看来,就是用语法知识把一个长句的结构找出来,然后把每个部分译成中文,然后梳理一下就可以了,所以建议大家有空提前上几节语法课,特别是句型结构的划分。我复习的步骤是第一天翻5句左右,然后第二天修改,整理句型,第三天背诵句型完成一个周期,如此循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统计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喻。在复习过程中,我将它分为两个部分:理论知识和计算技巧。理论部分包括概率的基本概念,如样本空间、事件、概率等,以及条件概率、独立性、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核心理论。理解这些理论不仅需逻辑思维,也需抽象思考能力。我会建议你多花时间阅读教材,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每个概念,凭做题来加深印象。
计算技巧部分则涉及到随机变量的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等,以及期望、方差的计算,还有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内容。这部分需大量的练习来提高熟练度。我通常会使用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也会参考一些经典的数理统计教材,如Casella和Berger的《Statistical Inference》,它们提供了丰富的例题和习题。
在实际应用中,我发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并不只是公式和理论的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例如,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你需能够识别出应该用哪种分布模型,如何设定假设,如何解读统计结果等。这就需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我会建议你在复习过程中,尽量找一些实际案例来分析,这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对一些复杂的概念或公式,我会画图帮助理解,或者尝试自己编写程序实现计算,这种方式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保持对知识的长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