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师范经济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选择在大纲发布后开始着手准备政治,我认为这个时间点相当合适,过早开始并不明智,因为政治需要持续学习,否则初期的记忆会逐渐淡化,早期投入的复习时间可能因此浪费。然而,推迟到11月才开始也不理想,那时其他科目复习的压力也会增大,时间会显得格外紧迫。我的策略是,首先通读一遍精讲精练,不做练习,接着第二轮阅读两章精讲精练,并结合对应的1000题进行练习。第三次则是将精讲精练与风中劲草相结合,同时做1000题中标记的部分。我从10月开始关注政治,提前太多并无太大益处,因为它主要依赖短期记忆,而不是深入理解。我选择了任汝芬的序列一作为教材,虽然许多人推崇红宝书的大纲,因其内容全面且权威,但我更倾向于序列一,它的形式更为紧凑,涵盖了重要的知识点,对于不想花费过多精力的人来说足够使用。而肖秀荣的1000题是必做的经典习题集,我大约做了三遍,首次可能会较慢,但能明确标记错误,以便后续有针对性地复习。11月期间,我会穿插阅读风中劲草,它是序列一的精华版,对巩固知识很有帮助。进入12月,你会发现时间变得紧张,每天需应对四门科目,于是政治的学习时间也需要增加。此时,除了重温1000题来巩固知识,还需要借助一个法宝来准备主观题,那就是肖秀荣的最后4套题,这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尽管有些人认为其预测准确性不高,但对我来说,背诵这四套题足以应对大题。关键在于,这些题目的答案涵盖的知识点会在考试中派上用场。由于我在高中阶段学的是文科,所以我在政治上的投入相对较少,但成绩还算理想。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从我整体开始备考就已经开始看了,毕竟数学是所有科目中的NO.1,刚开始没有看书,课后题做了三遍吧(后期做题才发现这些题都是非常经典的题目)。高数用的是复习全书,以后到了十月底左右了,就开始做真题,真题做了几套感觉除了16年的比较难,其他的都还行,就没怎么细做了,最后是模拟题了,400题,八套卷,四套卷,李永乐的那个模拟题。都做了,做的可是遍体鳞伤啊,真题能得140做模拟题能得120就不错了。不过模拟题最重要的还是出题的思路,因为没准哪道题就会考试的时候用到,分数是次要的。如果将模拟题来排序的话李林第一(可惜没做),然后李永乐的比较好,之后是四套卷八套卷,最后400题。整体感觉400题不怎么好。不过我建议还是数学有时间一定要多做题,真题不用做好几遍,把错的多看看就行了,模拟题没准哪道是考题呢!数学就是刷题!!前期还是建议看复习全书吧,全书的话多看几遍,每一遍都有不同感受。
考研英语方面:
真题的重要性想必不需要我多说了,我就说说其他部分吧。真题做完之后,我又做了张剑150篇(提高篇)。每天做4篇阅读,第二天来分析。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自己阅读陌生文章的能力,消除阅读陌生文章的紧张感。因为真题已经做了很多遍,再看的时候答案基本都记住了,文章也非常熟悉。只有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量,才能使自己在考场上看到一篇自己没有读过的文章也能快速静下心来,集中精力解题。10月份开始就好。建议用王江涛的高分作文,看一下历年高分作文大家就会感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用的都是常用的单词,加几个精彩句型。看一下每个话题的高分作文,把这一话题能套用的精彩句型总结下来,这些句型一定要背熟,一个话题选一篇符合自己口味的文章来背就可以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在华南师大的考研中,对这些基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非常关键的。你需深入理解每一项职能的工作原理,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去分析问题。例如,如何凭有效的计划来提升效率,或者在何种情况下需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
要重视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再到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这些都是考试中的常考点。不仅要他们的名字和主要观点,还要理解这些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这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再者,管理学的决策理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战略决策、运营决策还是个人决策,都需理解其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这里,你尝试用SWOT分析、PESTLE分析等工具来训练自有的决策思维。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是最好的策略。对抽象的概念,尽量凭实例或生活经验去理解。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巩固记忆的好方法。找一些历年真题或者模拟试题来做,这样既能熟悉考试形式,也能检测自有的学习效果。
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非常有益的。与他人交流帮助你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也凭解释知识点给他人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
保持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备考的过程可能会很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