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师大物理学系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十一月初期,我购入了《风中劲草》以展开第三次复习,同时借助《精讲精练》每一章节开头的框架图表来理清思路。这个时期,我们需要开始背诵政治的主观题目,当然,选择题也需持续练习,但可以适当减少做选择题的时间,同时别忘了回顾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此外,临近考试时,你也需要记忆一些政治冲刺卷上的大题,有时候它们的命中率相当高。我当时浏览了许多模拟试题,包括肖秀荣的最终预测四套卷、任汝芬的序列四最后四套卷以及20天20题。鉴于时间紧迫,我只完成了这些模拟题的选择题部分,并大致阅读了大题,特别着重背诵了大约十几道关键大题,同时也归纳了一些答题策略。我个人认为肖秀荣的观点颇有分量。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英语基础很差,四级才460分,而且考了两次(汗。。),第一次复习考研时是从3月份开始,当时先开始背单词,绿皮书一共50个unit,前期一天背一个,8点到12点,花的时候比较长(用的是艾宾浩斯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等背完第一遍后开始做真题,从04年开始往后做,每天也只做一篇阅读理解(精做),我认为只有精做才能提高,那么怎么样才算是精做?我的方法是做完一篇后,对完答案,把不会的单词全部挑出来记录,并学习(不只是记住意思,还要知道词性和用法),然后开始笔译原文,逐句用笔翻译在纸上,刚开始笔译是痛苦的,翻译出来的句子自己都恶心,但是不得不承认,只有痛苦才能提高,这个方法贵在坚持,我初期词汇量估计只有三四千,等笔译完04年到15年的真题后,基本达到八九千,等考试前期已经过万了。笔译完一遍真题后,可以回头继续做真题,不要以为真题做了一遍,你就会记住答案,觉得没有意义,事实上,你第一遍看不懂的单词句子,学习后,第二遍做时,依然看不懂,甚至第三遍也看不懂,所以真题一定要反复做,至少做两遍。至于作文,我想说的是,如果是英语大神那尽管再考前准备几条思路即可,但是如果英语一般,一定要背作文,大小作文都要本,至少各背10篇,实际上每年考的作文看似根本不同,但本质上还是具有同质性的,所以真题作文的参考价值相当大,尤其是教育部每年公布的范文,一定要学习!因为这就是人家阅卷老师认可的作文,作文就应该这么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从10月中旬开始背作文,20篇范文来来回回背了三四遍经典句子,达不到脱口而出,起码也是信手拈来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育法规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复习时,你需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理解并掌握教育的本质、目标、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尤其要注重理解和应用教育理论,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等,这些都是常考点。
教育心理学部分需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教师的教学心理。比如,学习动机、认知策略、情绪智力等概念,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理论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对教育法律法规的了解也至关重要,包括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的基本原则等内容,这部分往往以选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再者,复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模式。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点,更好地记忆。记忆则需反复,凭制作思维导图、做笔记、定期回顾等方式强化。应用是检验理解与记忆的重要环节,尝试编写教学案例,或者模拟解答可能的论述题,这样既能巩固知识,也能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它们帮助你了解出题风格和难度,找出高频考点。我通常会把真题作为模拟考试来做,对照答案进行分析,找出自有的弱点,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保持好的心态也很重要。备考期间可能会遇到困难和压力,但,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机会。自己,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自有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