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语北语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其实我最想提醒大家的是政治,虽说经验是自己的。但我走的这个弯路可不希望大家重走啊。提醒大家,暑假实在没有必要复习政治,浪费时间,大可以把时间留给专业课、英语。九月份就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考试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日子,记得去年是9月中旬,接近400页的红宝书,还有1600题,我是看了好长时间啊,主要在10月到11月,最后12月还将1600题又看了遍,仔细看了答案解析,感觉自己浪费了好多时间,其实10月就有《冲刺背诵 核心考点》,杨杰(沪江论坛 风中劲草)主编(广大研友称这套书为”风中劲草“),但是我并没有仔细的比较,之后买了本”核心考点“,网上有卖的,有些书店也有,自己留心下。仔细看了下,感觉”风中劲草“是我见过的编得最用心的书,里面不同颜色、不同字体的文字弄得书很花,但是很实用,可以节省好多时间,这有有配套的习题做,讲解得也详细。真的。强烈建议大家复习没必要看那红宝书,”核心考点“就是红宝书的精简版,效果很好,当然红宝书看一遍肯定也是有用的,我不能因为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复习红宝书、做1600题,仅看了两个多月的”风中劲草“就否定了红宝书的作用。”核心考点“上会标明哪些知识点哪年以怎样的形式考查过(单选、多选或是分析)。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可能是我在备考期间投入最少精力和材料的一门科目了。在准备考研之前,我已经反复背诵过六级词汇,但在实际六级考试中却觉得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于考研英语,我没有特意去背单词,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专门记忆单词。我主要使用的是《于慧真题100》这本书,因为它的理念与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所以我对其深信不疑,并一直坚持到考试结束,自我感觉效果不错。至于完形填空,我选择了放弃,从未涉足。我把大部分复习时间集中在阅读理解上,而翻译、作文和新题型则在考前一个月稍加练习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国史的基础知识是核心。从夏商周到近现代,每一个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社会变迁都需有深入的理解。特别是秦汉、唐宋、明清三个关键的历史阶段,不仅因它们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也是考试的重点。建议使用权威的历史教材进行系统学习,如《中国通史》等,结合《二十四史》等原始文献进行深度阅读。
掌握历史研究的方法论也至关重要。这包括史料的鉴别与运用,历史叙事的构建,以及历史问题的分析等。例如,如何从繁杂的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解读历史现象,这些都是需反复实践和思考的。参考《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等书籍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再者,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事实,更是理解当下世界的钥匙。要学会将历史事件放入大的时代背景中去考察,理解其深远影响。例如,古代的丝绸之路如何影响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近代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等。
历年真题的练习不容忽视。凭做题,你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出题倾向,也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对错题,要深入剖析错误原因,查漏补缺。
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也很重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保持专注,不急躁也不松懈。遇到困难时,及时寻求帮助,无论是向老师教,还是和同学讨论,都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